追求浪漫,可愛又可氣,雖然偷情,卻能夠被人理解,只有她。
這本書是寫作前輩推薦的,很多人都久聞其名。它位列“世界十大名著”,雨果盛贊為“一部真正的杰作”,因為它確立了現實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的標桿,影響了包括普魯斯特、喬伊斯、莫泊桑在內的無數文學大師的寫作。
它是當時文學作品中罕見的以女性欲望作為主題的佳作,將一個虛構女性塑造為文學史上的流芳百世的人物,它就是《包法利夫人》。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畢飛宇在講座上表示:福樓拜一直在小說的背后,卻把小說里的人物、人物性格的發(fā)育、人物和人物的關系、人物和背景的關系都推到了極高的水準。我想這樣說,你還年輕,如果你想寫小說,那么,好好地閱讀《包法利夫人》,好好地研究《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是可以當小說教材的。
《包法利夫人》在情節(jié)和語言兩方面都堪稱完美,值得反復細看揣摩,故事中能看出每個人物的新意,語言藝術完美。
木心曾說:“巴爾扎克是文學上的巨人,福樓拜是文學上的圣人。”因為福樓拜最講究文法修辭,他的筆鋒冷靜而又尖細,細節(jié)描繪豐富,每一頁、每一段,他那種匠心獨運的文字風格立刻將你引向故事,字與字、句與句之間的韻律和節(jié)奏,不知不覺中令人沉醉。
《包法利夫人》這個故事本身并不復雜——農家女愛瑪接觸過貴族教育,認同并且向往浪漫愛情、精神世界的美妙連接,但丈夫包法利卻極其木訥,思想平庸,根本沒辦法與她有任何精神成長的幸福。終于她極度失望、欲望無處發(fā)泄,一時沖動兩度偷情。沒想到命運不濟,遇到騙子,被高利貸盤剝,最終走投無路、服毒自盡。
這種故事放到現在,也很典型,也足夠有警醒度。無論是婚姻關系中兩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對等問題,還是她絕望到欲望發(fā)泄,都有很多值得別人理解的地方。
不能只是批評她虛榮、貪婪、揮霍無度、放蕩……還要理解她偷情的原因。解釋造成這樣結局的原因、悲憫她的境遇,才是作品的深刻之處。與其說包法利夫人生性虛榮放浪,不如說她被浪漫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給吞噬了。
她閱讀很多浪漫小說,沉浸在浪漫的白日夢中,和許多年輕女孩一樣,愛教堂的花卉、美妙音樂、奢華講究的舞會。她以為愛情和婚姻就該是這樣浪漫,她想要那樣的生活質量,而丈夫的秉性簡直像是一堵墻,她難以天天面對一堵墻生活,而且還那么平庸、甚至鄙俗。
蘇童說:《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點的百科全書,它幾乎不帶評判色彩地描述了一個女人在追求愛情和物質享樂時的可愛與可氣、激情與癡狂以及任性與墮落。
愛瑪生活在十九世紀中葉狹隘閉塞的法國外省,這里有貴族、地主、高利貸者的丑行,有小市民的鄙陋與淺薄,有腐朽的社會風習,愛瑪對浪漫理想的追求,終究不可實現的,而不幸的是,她還被壞人哄騙,一步步走向毀滅。
這不僅僅是愛瑪的悲劇,更是描繪每個人物、社會環(huán)境的悲劇。
《包法利夫人》一方面終結了不切實際的浪漫,另一方面也揭露出夫妻關系中精神世界蒼白的危害。也許今天的包法利夫人會幸運一點,懂得帶眼識人,避開各種財務騙局,避免后面所有悲劇,也許很多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心懷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卻磕磕絆絆,遭遇各種不堪。所以,《包法利夫人》不是在講包法利罪有應得,而是透過悲劇批判愚昧麻木、虛偽野蠻,以及整個社會環(huán)境對理想的吞噬。
雨果稱贊道:《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真正的杰作!《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非常欣賞《包法利夫人》,自稱讀過100遍。他說:世間從未有過愛瑪·包法利這個女人,小說《包法利夫人》卻將萬古流芳。一本書的生命遠遠超過一個女子的壽命。
選取《包法利夫人》一些金句,感受一下作者如何講究文法修辭:
她的愿望就像用繩子系在帽子上的面紗,微風一吹,它就蠢蠢欲動。
她愛大海,只是為了海上的洶涌波濤;她愛草地,只是因為青草點綴了斷壁殘垣。
她的心也一樣:一經富貴熏染,再也不肯褪色。
愛情對她來說,應該突然而來,光彩奪目,好像從天而降的暴風驟雨,橫掃人生,震撼人心,像狂風掃落葉一般,把人的意志連根拔起,把心靈投入萬丈深淵。
福樓拜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包法利夫人》,每天工作12小時。正反兩面的草稿寫了1800頁,最后刪刪改改,定稿不到500頁,精雕細琢。
從精神成長角度來說,它讓我們客觀審視自己對浪漫愛情、理性婚姻、情感轉移方面的成熟度。從文學層面說,《包法利夫人》是現實主義文學的標桿,從主題觀念到文字修辭,都將流芳百世。
必讀的文學經典:《包法利夫人》。
搬書看電視,關注本號,收獲有趣的心靈暖方。
===感謝閱讀支持的朋友!「無戒365極限挑戰(zhàn)日更營3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