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兩件小事,生活節奏就完全亂了,該做的事沒做,完全提不起勁,注意力也不集中,復盤找原因。
第一件事兒,那天寫心靈雞湯的主題的,寫到凌晨一點,還是不滿意,帶著雜亂的情緒就去睡覺了,早上匆忙補完,之后沒有心情再寫第二篇。看出三個問題,一是拖延癥,二是期望太高,三是做事穩定系數低。
文章總是拖到晚上找整塊的時間寫,包括這篇也是如此,這種方式的最大問題在于,很容易寫到凌晨,有時候甚至不能按時完成,要么寫完了熬夜,要么沒寫完也熬夜,真是個失敗的策略。回想起吳軍老師的寫作方式,他基本都是用零碎的時間把東西寫完的,我不能理解的是沒有整塊的時間,怎么能寫出思路完整的文章,但是現在想想,利用零碎的時間寫文章跟沒有完整的思路有什么必然的關系嗎?既然別人能寫得出來,那么可能就是我認知水平還不夠,這樣看來我是的,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寫作習慣了。
第二個期望過高。其實期望過高的說法不過是自欺欺人,更準確的應該是,按我目前的水平,想在短時間內寫出好文章是不切實際的,我應該很早就該看清楚這點才對,卻一直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到現在總算想通了,明天開始嘗試把文章拆散到零碎的時間里完成,看看效果如何。
第三個,個人穩定系數低。當出現計劃之外的事情的時候很容易陷進去,以致原本的節奏全都亂套了。那天寫到凌晨一點鐘的時候,我并沒有想過會寫到這么晚,這是在意料之外的,面對這一個突發情況就亂了陣腳,準確的說應該是情緒亂了,第二天補完之后就不想寫當天的文章,還是太嫩的表現。
第二件事,前天在京東下單買了新電腦,昨天拿到配件后,在宿舍搗鼓了一整個下午,覺也沒睡,心思全都裝電腦上了,還是穩定系數低的表現,不能做到嚴格的自律,一個小小的電腦就能把節奏給打亂的,還能指望做什么大事?不看自己怎么想的,看自己怎么做的就夠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自己還不是一個嚴格自律的人,自律真的不只是說說而已。
寫到這里,突然想到自己的另外一個問題,某些方法論我自己是很清楚的,甚至比很多同齡人都要清楚的多,比如如何學習、如何保養身體、如何做好個人理財、該尋找什么樣的朋友、該與什么人交往、什么情況該說什么話……但在踐行這一方面上,我做的遠遠不夠,遠遠不夠,這就打字了,即使懂得很多,也比不上那些不懂但做的很多的人,因為他們會在不斷的試錯中調整自己的方向,最終也會形成屬于自己的方法論,從而超過那些只懂但不做的人。那些剛開始懂得多但做得少的人,先發優勢也就逐漸的不存在了。
知易行難,這個話題已經說了很多遍不想再說了,除了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該下一步該怎么做才是最關鍵的,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穩定性?如何才能不被計劃之外的事情打亂節奏?除了靠個人意志力之外,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或者說有沒有什么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強度,或者同樣一件事情怎么做耗費的意志力最少?
好想活成一個機器人,到點自動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