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復盤前:
其實,你在手機中輕輕的一點擊,文章頁面停留的幾秒,或者十幾秒、幾十秒,背后皆是蘊藏了如海般的心思。這些心思細膩到你所閱讀的每一張配圖,每一個分段,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空格都是精細打磨過的。
從今天的主題-打造爆款中,可以看出在這個時代,人們對于成功的渴望。更準確的說,是對于一夜暴富、一戰成名的迅速成功的渴望。“爆”-寓意著世間的浮躁與內心欲望交織膨脹,仿佛再不快點,就要被時代所遺棄。然而,似乎這世間最美妙的事物都值得“浪費”在慢上。
喜歡木心的一首詩歌-《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從前慢,夢似錦
時間過的太快,快到人們不愿意花費幾秒鐘去閱讀思考。
時間過的太慢,慢到人們從認知到行動有幾個世紀那么長。
原來愛非堅持,慢以致遠。
我只想這么靜靜的寫著,慢慢的走著。。。
下面是Spenser第三節寫作課的復盤:如何打造爆款文章
導讀:
如何寫出為自己帶來影響力和更多職場機會的爆款文?
Spenser原創爆款文背后的核心到底有哪些?
提升行業洞察力,建立熱點嗅覺的方法有哪些?
明熱點和暗熱點的創作思路怎么打?
很多人說爆款文(通常指閱讀量超過10w+的文章)的產生具有偶然性,但是其實深挖背后的爆發原因,都是具有深刻的匠心和準備的。從爆款文的偶然性中總結出共性,可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在自媒體上擁有跟更多的機會。沒有爆款文不足以談自媒體。
1.爆款文背后-“風口深處是匠心”
爆款文思維具有兩種思維屬性:產品思維、用戶思維和成長思維。
好的文章和產品一樣,都是設計出來的。好的文章不僅僅是寫作,而是作為一款產品,需要一個供應鏈去支撐。文章只是整個環節中的一部分,還包括策劃,研發,上線,發酵、復盤等等。
爆款文的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系,已經不僅僅是輸出者與閱讀者的關系。自媒體的讀者更準確的叫法應該是用戶,他們閱讀、支持、傳播甚至消費你的文章。所以理應轉變思維,更多的從用戶思維的角度去重新審視“讀者-社會-作者”的關系。
作為自媒體的作者,你必須清楚你的受眾范圍與定位,更多的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去打造你的文章,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自嗨,自嗨型的文章是得不到讀者認同的,因為與之沒有關聯。
伴隨著閱讀時代從“傳統閱讀-微博閱讀-屏讀時代”的轉變,文章也必須具備成長思維。這不僅僅體現在你所選的話題要與時俱進,也體現在你的排版方式上的改變。
伴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閱讀時間的碎片化,手機成為越來越多人們閱讀時的載體,大眾閱讀也隨之進入“屏讀時代”。如果說傳統閱讀是一字字閱讀,微博閱讀是一行行閱讀的話,那么進入屏讀時代則是一屏屏的閱讀。這就要求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從寫作的方式到句式表達節奏等都要符合屏幕閱讀的習慣。比如分段頻繁、句式變短句,用熟悉的名詞來解釋陌生詞;又比如傳統寫作空兩格,手機寫作則置頂開始寫就可以了,否則板式會不美觀,因為已經頻繁的分段了。
2.找到爆款點-“一切現象皆洞察”
其實爆款文的爆款點歸納總結起來,無外乎兩種:突發熱點和永恒痛點。
突發熱點:即當下熱點、熱門事件。需要敏感度去捕捉和更加,風口是及時的,越早進入越有競爭力。就如同一個突發事件發生時,人們最先去關注的總是最先推送出來的新聞和文章一樣,再到后面去跟進熱點,所獲得的關注點大不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譬如王寶強事件、老虎吃人案例、薩德事件等等,都是突發熱點的代表。
當王寶強事件發生的當天,自媒體人周沖在半夜聽聞此消息,連夜起床趕稿子,終于在凌晨三點多完成了整篇稿件的撰寫,趕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一大早推送。當天即在很短的時間內破10w+的閱讀量,公眾號也在短短的時間內漲粉無數。
又如在中國女排宣布奪冠的短短一分鐘內,“領英中國”的自媒體就推送了中國女排奪冠的公眾號文章,在短時間內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量。了解后獲知,原來“領英中國”早在中國女排開始比賽前就準備好了兩篇分別關于女排輸與贏的文章,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都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布,不可不謂之為新媒體人的勤奮!
但是,熱點話題不常有,為了保持公眾號可以連續的高質量輸出,永恒痛點的題材準備也是必須的。永恒的痛點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矛盾點,一旦提出,會戳中所有人的感官神經。怕痛就別談自媒體!
永恒痛點:
1.事業的激進與保守。大小城市的矛盾與博弈。
《四小時逃離北上廣》
2.生活的穩定與冒險。
《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時間》
《體制內外甲方乙方》
(建議:早點拿原創,防止抄襲)
3.成長認知的前后。認知成長的痛點,渴望成長。
《弱者思維》
《年薪十萬與百萬的差別》-思維與金錢的差距。
(建議:月經式痛點,如果寫一個痛點不保險,熟練之后可以一個文章里包含幾個爆款的痛點,引起共鳴。)
小結:爆款點的底層邏輯是提高對生活及熱點的敏感度。文章的外延是生活是人性。
找爆款點的方法論:
情緒能量是爆款文的標志。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爆款點寫法展現-正向爆款點和逆向爆款點。
舉例:職場上員工與老板的關系。
正向爆款點-正面打消解矛盾情緒。(spenser:老板和屬下的最好關系是彼此成就)
逆向爆款點-憤怒反向引爆情緒,找共情點。(咪蒙:你看老板是傻逼,老板看你亦如是)
其實,文章的輸出本質是價值觀的輸出。而價值觀在爆點的處理上的作用是,價值觀決定了整個文章的走向,特別是職場寫作,強調的是用價值觀影響別人,文章只是載體而已。你的價值觀決定了文章的調性、方式和風格。
小結:如何尋找爆款點是需要訓練的。需要培養對生活、事物、人敏感度,需要挖掘素材。
練習:拆解爆款文的爆款點,尤其是十萬+的文章。
3.動手寫文章-“把思路變成腳步”
拆解一篇爆款文是如何養成的。好的標題是成功的基礎,然后才是其他。
(一)好的標題:標題決定別人要不要打開你的文章,決定打開率。
(1)爆款文常見的標題套路:
1.情緒化的標題。E.g《沒事別想不開去創業公司》
2.爭議化的標題。
3.有洞見的標題。E.g《你和頭等艙的距離》
底層邏輯:滿足用戶裝逼或找認同的需求。
用戶朋友圈所有的分享都是在曬優越。
曬恐懼和曬焦慮更具有傳播力(時間、成長、金錢的焦慮等)!
(2)如何培養用戶需求的敏感點?
1.培養認知同理心。想象力和智力。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2.培養情感同理心。站在別人的情景去模擬體驗。
(3)標題寫清楚。
標題簡潔明了。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用戶沒有時間進行深入思考。標題要有表現力和畫面感。《警惕你的弱者思維》《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4)好的標題需要打磨。
列5-10個標題進行選擇。好的文章和標題都是需要改出來。觀察朋友圈經常被轉發的文章標題。
(5)時刻注意標題積累的意識
比如公眾號大v的職業病:和朋友聊天時,留意朋友的金句,快速記錄。
(二)正文-標題保證打開率,內容保證轉發率
抓住用戶的時間很重要,集中在開頭階段。要學會用開頭黏住用戶的注意力。
開頭三件套-代入感、畫面感、迫切感。
代入感:共鳴,走心,說到用戶心坎里。
畫面感:具體細節,大腦產生具體的感受,容易共情,容易留下印象。
迫切感:情緒上的煽動性,引起行為,抓住用戶的迫切心理。
*Spenser常用的兩種開頭:
(1)金句+代入感+懸念;
(2)故事性引入;總寫大道理,沒人看,故事更貼近人,更有溫度。
好的開頭讓用戶感覺這篇文章與我有關,用戶思維。
(三)主體部分-文章框架+行文走筆
給新手的寫作建議:
為了防止寫出來的內容散漫,不知所云。建議在動筆之前,先構建好文章的框架:可以通過寫作提綱,訓練自己寫作的邏輯性,等熟練后再用腹稿或思維導圖進行構思。
(四)萬能框架:描述現象+展開分析+加強認同感+下結論
拆解《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S首先講述自己的故事,與同事一起乘坐飛機。同事去做頭等艙,自己卻坐經濟艙,在經濟水平也允許坐頭等艙的情況下產生思考(描述現象)。通過三點來論述自己的分析觀點(展開分析、加強認同感)。最終得出-你和同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而是思維方式(最后下結論)。文章末尾寫到了心態的轉變,并與開頭形成對比。
(1)描述現象是為了讓讀者入戲,最好是讀者也會遇到的場景,產生共鳴。包含價值觀的沖突,即爆款點。單純迎合讀者是沒有意義的,迎合讀者的同時要和原有的價值觀產生沖突,這才是爆款點與價值點。有矛盾才有故事。有價值觀的沖突,寫文章才有意義,才會被傳播,引發思考,才有可能成為爆款。文中描述的現象是最好是日常現象,然后需要展開分析,并引出自己的觀點。
For example:
描述現象:年齡比較大的人們不喜歡扔東西、即使在吃飽吃撐的情況下也不愿意剩下事物。
展開分析:因為他們經歷過食物貧乏的苦日子,收到的教育是浪費就是可恥的。
加強認同感:浪費確實是不好的行為,但是時代在變化,經濟水平也在提高。為了保守的觀念而勉強自己,甚至是做對身體、生活無益的事情更是得不償失。
下結論:很多時候觀念的轉變比收入的轉變要難很多。
(2)展開分析。突兀的說理讓人難以接受。沒有事例的說理是胡攪蠻纏。拋出觀點需要事例支撐才能讀者更容易接受。分析是一定要有鮮明的立場和情緒化的表達。道理講明白之后需要用金句總結。
(3)認同感:通過例子或道理和小事例加深認同感。
情緒需要層層遞進。建立超過大家預期的認同感很重要。
(4)下結論,用金句讓讀者印象深刻。
結論要一針見血。
好的微信公眾號除了故事好之外,金句也很多。一句精簡的話可以囊括無數。
金句庫的建立:收藏大v的金句,用手機收藏。好頭腦不如爛筆頭。
(五)文字風格-文字密度、畫面感、情緒化
(1)文字密度:要學會用精簡、克制和層次性的語言去表達。
文字中的舉例也要適合而止。因為用戶和大眾的時間是極度稀缺的,文字千萬不要冗長,不要浪費讀者的時間,這是對自己和用戶的不尊重。
建議:碼字狂在初稿可以多寫一些,然后再反復修改。
(2)畫面感:作家嚴歌苓非常善于寫有畫面感的小說。比如《金陵十三釵》、《當幸福來敲門》等。
她在一席上有堂課叫《職業寫作》,講述其在外國練習寫作的方法,對提升文章的畫面感很有幫助,大概20min。
(3)情緒化:立觀點要愛憎分明。文章有情緒讀者才能感受到情緒化。真誠才是唯一的套路。大家都是敏感的。
(六)結尾:文章的結尾,是用戶行為觸發器
結尾是文章最重要的。想不想要轉發的沖動在結尾。
好的結尾:強有力、有靈魂、表現力的。
1.極強的號召力,下金句,一氣呵成,強烈的共鳴感。高度概括自己的觀點,對仗的句式。
許多用戶會用結尾的金句作為轉發時的評論。
2.結尾要有畫面感:使得用戶感同身受,毒雞湯、打雞血,煽動性,冥冥中感到召喚。
小結:
好的文章,一氣呵成。標題吸引人、開頭抓人,內容服人,結尾具有召喚感。
標題:新穎奪目,標題獵奇,打開率。
開頭:精彩,抓住人心,引起共鳴。
內容:主題鮮明,及時切入熱點,有獨特的自己的觀點,以事服人,以理服人。
結尾:醍醐灌頂,深化主題。
4.玩點高級的-“文章之外作文章”-風口+金句+心態修煉
首先,追風口-風口需要跟進才能帶來勢能,這可以幫助你最快速度的贏得關注。
而后,成為風口-追逐風口會很累,擺脫被動,主動使得自己成長為為帶風的人。
金句:一句話文案。
E.g ? 別克:不喧嘩,自有聲。 ?
? ? ? ?金士頓:記憶永遠存在。
寫金句是符合用戶碎片化閱讀的喜好。金句是很好的吸引注意力,可以一眼引起共鳴。同時金句也是敲門磚,可以敲開讀者的內心。
心態:市場有必然和偶然性。要學會預期管理,同時寫文章不要太功利。文章本身就是對寫文字本身的褒獎。偶然性,市場上什么人都會有。用戶是隨機的,不要一味的迎合用戶和讀者。
爆款是結果,不是原因和目的。取其上而合乎中,取其中而合乎下。
提問環節:
1.永恒的痛點如何寫出新意?
痛點的大道理大家都知道,結合你自己的經歷和想法,賦予痛點新的生命力。
2.干貨類寫爆款?
上升到更高的高度,超乎用戶的認知高度,才有可能出爆款,當然也需要好的例子支撐。
3.公眾號文章如何讓更多人看到?
首先,勤快寫,轉發朋友圈,主動曬,加關注。
其次,給大號供稿,好內容永遠稀缺。增大曝光量。
4.反韓的熱點?
可以從國民的性格分析,人性的角度,與韓國的經歷故事進行構思。
5.如何將口語化的語言轉化成金句?
好的表達是克制的,是濃縮的,需要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