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書上找了網(wǎng)友對復盤的看法,找到一個復盤模型,(復盤:柳傳志有今日成就的自我提升方法)。
正好今天可以為昨天領(lǐng)讀《精進》的情況做個全面的復盤:
復盤的邏輯是一個循環(huán)圈,我把它稱為“GERI"模型,也就是目標(Goal)、事件(Event)、原因(Reason)、改進(Improve),用我繪制的PPT如下:
一、預期的目標是什么
備課時還真沒想過要達到什么具體目標,只有模糊的目標,就是帶大家分析閱讀,對這一章是怎么理解的,至于想要達到什么效果,沒有詳細的策劃好。
1、我領(lǐng)讀目的時什么
踐行一句話“教才是真正的學”,想知道自己的教學水平如何。
2、我計劃怎么做?
1、把第四章做個分析閱讀,把自己的閱讀過程做個梳理,分享給大家;
2、準備的案例要給大家?guī)韱l(fā),讓大家積極的互動,切記陷入知識的詛咒;
3、事先設(shè)想要發(fā)生的事情是什么?
這個沒想太多,第一次領(lǐng)讀沒有經(jīng)驗。
二、實際發(fā)生了什么?
在這個步驟,要做的就是評估結(jié)果,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完成的目標有哪些?
我和朋友的職場案例,都是大家會遇到的問題,引起了共鳴,給學員帶來了思考。
2、沒完成的目標有哪些?
沒有太多的積極互動:還是理論篇多,可能自己演繹能力還不夠強,給出的案例并不是大家希望的那樣,有趣有料有情。
講到最后,理論越來越強,已經(jīng)hold不住開始滔滔不絕,忽視了其它學員的感受,導致大家互動積極性減弱。
突發(fā)情況:孩子哭鬧,不讓其他人抱,超出我的意料,導致思路斷斷續(xù)續(xù),領(lǐng)讀沒有完成。
2,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進度有些慢:用微信文字的形式進行領(lǐng)讀,明顯感受到自己打字速度稍慢,還有錯字,應該提前把要輸出的文字準備好,課上讓大家快速看到文字,而不是等著我打完字,這一點準備不足。
三、差異原因是什么?
1、我覺得互動少,是因為自己對案例準備不足。
2、《精進》第四章無論是觀點還是案例,都太抽象理論化,啃的費勁,我想深入淺出,奈何我這方面能力不強,今后要進行刻意練習才對。
3、對學習方面的主題閱讀輸入太少,導致讀這一章很費勁,耗費了大量思考時間(6小時的準備,還沒有想透徹),所以上課明顯感到有些知識說的太表面,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簡單又深刻。
四、學到了什么
自學是一碼事,教別人又是一碼事。只有教才知道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看大家沒有多少反饋,說明我對采銅這一章還沒有完全掌握,同時還不到理解層次。
回頭再好好啃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