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走近俞敏洪12
俞敏洪在《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第四章中,以“處理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關系’”為核心,構建了一套融合東方處世智慧與現代管理科學的動態平衡法則。
作為企業靈魂的創始人,俞敏洪強調其需具備“水與火的雙重特質”。他提出創始人應像水般包容團隊個性,又如火般保持戰略定力。這種看似矛盾的統一,實則源于對人性本質的洞察——既要如劉邦般善用韓信、張良等異才,又要如曾國藩般“結硬寨打呆仗”守住底線。書中“做合格的創始人”章節指出,合格的標準并非全能,而是懂得“在戰略上做減法,在用人上做乘法”。例如新東方早期,俞敏洪主動讓出擅長領域的管理權,轉而專注戰略布局,這種“示弱式領導”反而凝聚了更強向心力。
“合伙到底怎樣才能合成功”的詰問,揭示了創業關系的本質是價值觀的動態校準。俞敏洪以新東方“三駕馬車”的分合為例,說明理想合伙人應如齒輪般“既有咬合的緊密,又有轉動的間隙”。他提出“三三制”原則:三分共同理想、三分能力互補、三分利益共享,剩余一分留給磨合彈性。當遭遇理念分歧時,“強留只會使公司死翹翹”的警示振聾發聵,這與硅谷“快合快分”文化異曲同工。但不同于西方的契約至上,俞敏洪更強調“分手后的江湖道義”,認為妥善處理分離本身亦是企業文化的試金石。
“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人”理念,暗合組織生命周期理論。初創期需“敢死隊式”的草莽英雄,發展期要“職業化”的管理專才,成熟期則呼喚“變革型”的跨界人才。書中以新東方團隊迭代為例:1993年依賴“講課瘋子”打開市場,2003年引進哈佛MBA構建管理體系,2013年吸納互聯網人才推動轉型。這種“人才時序論”顛覆了靜態用人觀,強調領導者需具備“動態識人”的眼界——既能識別“當下之才”,更能預見“未來之將”。
中國式商業關系特有的“情理法”糾纏,在“所有關系都在重新定義”章節得到深刻詮釋。俞敏洪提出“四象限管理法”:將員工、客戶、投資人等利益相關者按情感聯結與契約強度分類,分別采取家族式、戰友式、伙伴式、契約式等差異化維系策略。這種分類管理模式,既避免了西方純契約關系的冰冷,又防止了傳統人情管理的混沌。特別是在處理元老問題時,“天鵝的優雅與自尊”隱喻啟示我們:給功勛者體面的退出機制,比粗暴清洗更能守護組織文化基因。
關系的本質是創始人精神的外化。俞敏洪在“寫在最后”章節強調,處理所有關系的根基在于“做人像水,做事像山”的哲學。水的包容性讓團隊各顯其能,山的堅定性確保戰略不動搖。這種精神修煉具體化為“三鏡法則”:用望遠鏡洞察趨勢,用顯微鏡體察人心,用反光鏡反省自我。當俞敏洪每日堅持閱讀兩小時、每月與基層員工共餐三次時,他正在用行動詮釋:卓越的關系管理者,首先是終身成長的踐行者。
俞敏洪的關系管理智慧,既繼承了東方“和而不同”的處世哲學,又融合了西方“動態博弈”的管理科學。他教會我們:真正的商業關系不是靜態的占有,而是動態的共舞;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價值共創。當創業者學會在人情與規則、傳承與創新、個體與組織之間找到動態平衡點時,企業方能突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成就基業長青的傳奇。
掩卷沉思,俞敏洪在書中展現的不僅是商業智慧,更是一種"向光而行"的生命態度。當他說"任何傷痛都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位企業家,更是穿越風雨的悟道者。
第4 章 如何處理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關系”?
做一個合格的創始人 083
合伙到底怎樣才能合成功? 087
強留合伙人只會使公司“死翹翹” 090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人 093
所有關系都在重新定義 097
達到人情與利益的平衡 100
第5 章 遇到困難,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通過實現階段性的理想一點點拔高人生的高度 107
通過讀書、學習和聆聽拓展思想的寬度 110
在絕望時修煉自己并善于等待 114
改可能是死路,不改一定是死路 118
給自己的每一天注入力量 122
第6 章 如何走出困境?
創想就是往前一步,再往前一步 131
走出舒適區 134
成功需要一瞬間突破的勇氣 137
引領變革要從本質上改變自己的思維 141
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勤奮 143
第7 章 如何始終保持初心?
把喜歡的事做到極致 149
我和馬云差了八個字 155
真正的精英具有家國情懷 158
做人要有正確的渴望帶動生命前行 161
尋找生命中的精神榜樣 164
幸福的定義 168
人生的幾個關鍵詞 173
第8 章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追求高質量的朋友圈 179
做事情寧為雞頭,不為牛后 182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184
先做人,后做事 187
書都沒讀過,怎么仰望星空 191
一年讀100 本書的秘訣 195
一個優秀的人的八條標志 199
寫在最后:在生活中尋找養料
讓每一天都活得豐盈溫暖 207
那些滋潤我生命的小事 209
天鵝的優雅與自尊 213
錢要怎么花才有意義 216
附錄 ① 我的一天 221
附錄 ② 俞敏洪推薦的100 本書 225
附錄 ③ 半年投了4 億元:了解“創客導師”俞敏洪 231
附錄 ④ 我一定會跟蹤你:創客導師俞敏洪對談創客胡彥斌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