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們之所以沒有成為最頂尖的那一個,是因為我們是在努力,而別人是在拼命。
? ? ? ? 這一部酣暢淋漓的電影,看完這部電影會讓人懷疑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真正的努力過,從來沒有真正地為夢想奮斗過;會讓人發(fā)現(xiàn)要成為頂尖的那一個,是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價;也讓人感到,為了夢想拼命地奮斗,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情。
? ? ? ? 我喜歡這部電影,它讓我感到熱血沸騰。
? ? ? ? 很多人喜歡《成功學(xué)》這一類的書,喜歡看這些知識,我倒覺得,其實很多道理是很簡單的,關(guān)鍵是你要將它做到極致,這是《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成功學(xué)”。
一、拼命的練習(xí)
? ? ? ? 努力到極致,什么是極致?
? ? ? ? 為了打好鼓,將床搬到練習(xí)室,無時無刻地練習(xí),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xí)中,白天練習(xí),晚上睡覺也帶著耳機(jī)聽節(jié)奏,夢里也一定都是打鼓的聲音。
? ? ? ? 手掌被鼓槌磨出血,就貼一個創(chuàng)口貼,一個不夠就再貼一個,一直到把整盒創(chuàng)口貼都用完;在一次拼命練習(xí)的過程中,他放了一桶冰水在鼓架邊,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將沾滿血的手放進(jìn)冰水里,冰火兩重天。
? ? ? ? 因為想要成為最頂尖的那一個,要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練習(xí)上,知道自己陪女朋友的時間和精力會越來越少,主動和女朋友分手。
? ? ? ? 為了贏回核心鼓手的位置,為了那個完美的400拍,拼到傷口撕裂,鼓架上都是血。在參加演出的路上出了車禍,艱難地從車下爬出來,頭上都是血,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報警、不是去醫(yī)院、不是看自己受傷是否嚴(yán)重,而是馬上找到他的鼓槌、馬上趕去演出,連頭上的血都顧不得擦。
? ? ? ? 要想成為頂尖的那一個,僅僅是盡力而為是不夠的,你要拼命。當(dāng)你做一件事情陷入瘋魔的時候,你就成功了一半。
二、永遠(yuǎn)不氣餒
? ? ? ? ?有一類人永遠(yuǎn)不會被打倒,這類人要么死去,要么就成為天才。
? ? ? ? 電影里弗萊徹這個教師,可謂是魔鬼,喜怒無常,對學(xué)生的要求近乎變態(tài),在他手下的學(xué)生,要么因為自己水平不夠被踢出去,要么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自己退出,沒有多少學(xué)生能堅持下去,弗萊徹想要的不是普通的、不錯的學(xué)生,他要的是天才,要的是大師。
? ? ? ? 弗萊徹在影片接近末尾的時候,和內(nèi)曼在酒吧聊天,我認(rèn)為這是這部電影的精髓,也是核心的價值觀。
? ? ? ? 弗萊徹說:“說實話,我覺得別人根本不知道我在學(xué)校做的是什么,我不是去指揮的,弱智也能搖搖胳膊控制節(jié)奏,我是去逼他們突破自己極限的,而這是不可或缺的,不然只會浪費(fèi)掉下一個查理·帕克。”
? ? ? ? ?“你聽過查理·帕克的故事吧?那一年帕克還很年輕,薩克斯吹得很好,一路拼到淘汰賽,然后玩砸了,他的老師喬·瓊斯差點沒把他腦袋削下來,回到后臺帕克受盡奚落,那天晚上帕克哭著入睡,但是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做了什么?練琴、練琴、還是練琴!心中只有一個目標(biāo),再也不能被任何人嘲笑!一年后,帕克會到舞臺上,吹出了有史以來最他媽牛逼的獨奏!”
? ? ? ? “所以你想一下,如果瓊斯只是說,還可以查理,挺好的、不錯。然后查理回去想,操,老子吹得不錯啊,然后就沒有后續(xù)了,沒有大師。對我來說,那簡直就是悲劇。”
? ? ? ? 然后內(nèi)曼問弗萊徹:“那就沒有一個界限嗎?也許你逼得太狠,下一查理·帕克反而氣餒退出了?!?/p>
? ? ? ? 弗萊徹:“不會的,因為下一個查理·帕克永遠(yuǎn)不會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