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地利坐火車進入意大利境內后,我們旅行的第一站是,威尼斯。
海上威尼斯,這是我讀書時語文課本上曾學過的一篇課文。
那個時候,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真正走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未來好象沒有什么具體的想象,那個九十年代,似乎人們還很單純的快樂著,守著自己一方小小的世界,那個三四線的小城市里,沒見過什么出國的人,所以沒有什么欲望,沒有什么大的理想,覺得生活就是這樣,在小小的世界里,掙著不多不少的錢,過著不好不壞的生活,覺得幸福就是這樣。
現在我已人至中年,走過了許多地方。
慢慢的,把那些課文里只讀過的地方,變成了我可以用腳來丈量的實際。我的世界越來越大了,走過的橋越來越多了,見的人也越來越復雜了,我的快樂好象變多了,又好象變少了,而幸福的感覺,似乎沒有從前那樣強烈了。
可我仍愿意這樣走下去,慢慢的把一顆容易躁動不安的心,變得沉靜下來。把對幸福的感悟,變得更平和一些。
意大利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從能夠選擇到哪個國家去旅行開始,我就把意大利作為首選之地,如果說我旅行的假期是有期限的,那么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我要把最多的時間,放在意大利。它對于我來說,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呢?海上的威尼斯,比薩的斜塔,羅馬的斗獸場,還有龐貝的古城,以及,國境內的最小國,梵蒂岡。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那些讓人神往的雕像,繪畫藝術,那大大小小的教堂。
意大利這個國家,好象有種魔力。單純只是文藝復興,就足夠讓我期待了。
所以這難得的旅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呆在意大利。
第一站,是威尼斯。這是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柔情,就好象漂泊在碧波上一個溫柔的夢。
《威尼斯商人》,大文豪莎士比亞創作的作品,恐怕是家喻戶曉。其中的經典片段,在很熱門的法考中都曾作為考試題目出現過。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是個寬厚為懷的富商,與另外一位猶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貸政策恰相反。安東尼奧的好朋友巴薩尼奧因要向美麗女郎鮑西婭求婚,而向他告貸三千塊金幣,安東尼奧身邊已無余錢,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為抵押品,借三千塊金幣。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不要利息,影響高利貸行業,又侮辱過自己,所以仇恨安東尼奧,乘借款契約之機設下圈套,伺機報復。夏洛克要求安東尼奧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
安東尼奧與他定了合約。
巴薩尼奧去求親,他的侍從葛萊西安諾喜歡上了鮑西婭的侍女尼莉莎。安東尼奧寫了一封信,說明他的商船行蹤不明,他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運,因這一磅肉可能導致他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見巴薩尼奧最后一面……聽到這個消息,巴薩尼奧與葛萊西安諾趕緊回威尼斯,鮑西婭與尼莉莎也偷偷化裝成律師及書記,去救安東尼奧。
在法庭上,鮑西婭聰明地回答,夏洛克可以剝取安東尼奧的任何一磅肉,只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話(合約上只寫了一磅肉,卻沒有答應給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財產來補贖。
因此,安東尼奧獲救。
夏洛克陰謀失敗。鮑西婭巧妙地挽救了安東尼奧的生命。在這個作品里,每個人都有一個滿意的結局,除了那個想害人反害己的夏洛克。很有意思的作品,展現了契約精神,嚴格遵守契約精神,是民法領域中的基本原則,也是市場經濟下必須要遵循的原則。【題外話,最近國家上下都在強調契約精神,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呢】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馬克? 吐溫)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我們坐在船艙里,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般。小艇穿過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橋,我們打開窗簾,望望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筑,跟來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說不完的情趣。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只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么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還能作急轉彎。兩邊的建筑飛一般地往后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商人夾了大包的貨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婦女在小艇里高聲談笑。許多孩子由保姆伴著,坐著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的空氣。莊嚴的老人帶了全家,夾著《圣經》,坐著小艇上教堂去做禱告。半夜,戲院散場了。一大群人擁出來,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擁在一起的小艇一會兒就散開了,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嘩笑和告別的聲音。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高大的石頭建筑聳立在河邊,古老的橋梁橫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靜寂籠罩著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這是馬克吐溫寫的一篇散文,當我們來到了威尼斯之后,驚奇的發現,威尼斯的現在,仍是這樣的生活。
在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這里的船就是相當于我們的公交,買一張票,通用。然后認真的研究一下船行的地圖,就好象我們的地鐵線路圖一樣,你就能玩轉整個威尼斯了。
威尼斯是一個主島,還有三個小島,總共是四個島。如果有時間,是可以把四個島都轉一遍的。我們去的時候,房東很熱情的說,其實那些小島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如果來不及,就不需要每個都去的。我們不這樣想,既然來了,就放松的把每個島都看一下,走一下,人的一生,對于一個地方,不是有機會每次都能去的。如果說這一生只能去威尼斯一次,那還是好好的體驗一下每個島的特點。
我們從主島開始坐船,先去往大名鼎鼎的玻璃島。
這個島上,盛產美麗漂亮的玻璃制品,因此而聞名。船行大概二十分鐘。我們坐在船尾,可以看到尾部激出的大片水花,遠處,有若隱若現的山,是阿爾卑斯山脈,有淡淡的云,一點點太陽,可以感覺到那遠山好象在發光。那是雪山映射出來的光。船行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周圍的環境,有很多錯落的小屋,都建在水上,很多可能已成荒島了。離主島遠了以后,可以看到主島的外圍,建筑還是很漂亮很有特色的。
到了玻璃島,下船,大約船上有十余人,都下來了,大多是中國人。上島后,大家分散了,這個島上很多路,都是四通八達的。船的站點也很多,不怕找不到船坐。沿著島的外圍走,慢慢的走進島的中心區域,很明顯的威尼斯的特點,兩邊是房子,中間是水,所以說是水上的威尼斯。那些小船也很美麗,錯落在水上,房子大多是賣玻璃藝術品的小店,都很雅致,也很會做中國人的生意。
價格還是可觀的,我們買了一個小小的,四歐元。
走了很久,基本上把這個島走了一遍,其實除了威尼斯主島,另三個小島都不大。步行基本上是沒有困難的。
凡是走過的有住人的房子,陽臺上都伸出開著花的植物。
我就在想,為什么我們的設計經常說是借鑒西歐風格,其實就是他們把美融合在了生活當中,隨處可見。他們的美,是不經意的,無設計感的,是生活的美。而我們有時刻意的照搬,卻失了本真的色彩。
在玻璃島上逛了很久,找了一個站臺,坐船去彩色島。
彩色島其實也挺有名,但是看到了現實中的島,可能會有些失望。因為照片拍出來的效果,其實是遠遠超過了它的原本面貌。說它叫彩色島,是因為這個島上的居民每年都會把自己住的房子外墻刷上不同顏色,每家每戶都不一樣,遠遠看上去,就是五彩的童話世界。真象是小人國的感覺。
走上彩色島,其實這房子都很老舊了,而且,可能這個島現在也只是作為觀光點來使用了,很少看到人,居民好象大多都搬走了,只留下這些五顏六色的房屋。我們走了好半天,基本上只能看到三三兩兩的游客。但是作為拍照的地點來看,還是很上鏡的,雖然沒什么人居住了,但整個島打理的還算干凈,有些船就比較破敗了,其實有點影響島的美觀的。
但我們很有興致的在彩色島上拍了很多照片,畢竟作為背景來說,它可以打滿分。但如果是有過高期望值或者游玩時間有限的話,建議可以不用來這個島了。恐怕會和你的想象打很多折扣。
離開彩色島,我們又去往利多島。這個島還是相當有影響力的,是威尼斯電影節的舉辦地,島上最繁華的是圣瑪利亞·伊麗莎貝塔大街,從朝向威尼斯一側的淺海到亞得里亞海濱。我們就沿著大街一直走到了海濱。當然,也慢慢享受了這條大街的幽靜安閑。路上的人很少。建筑很唯美,就象是一個度假區。
路過一家冰激凌店,我們買了冰激凌吃,因為意大利的冰激凌真得很好吃,而且都是純奶、純巧克力各種。經營這家店的女主人是個中國人,好幸福的不用考驗我的英語了。
吃著可愛的冰激凌,慢慢走向海濱。那個時候,是臨近傍晚。
我沒見過這片海的早晨和中午,可我覺得,那個時候的景致,真得讓我歡喜。陰陰的天里,突然露出了陽光,好象是在落山的時候,特地一現真容的。而這縷光線,把這片海映襯的浪漫唯美。海邊只我們四個人,那光好象是專門為我們而來。海邊一路的貝殼,遠處還有白色石頭堆砌的伸向大海的高臺。我想,可能這就是電影節時,那些明星們走過的地方吧。這里看上去,象沒有人煙。象天涯海角。象世外空間。
我最愛的,就是利多島的這片海。
那么安靜,那么溫柔,陣陣的海浪起伏不定,推出優美的音符。我們在海灘上寫字,撿貝殼,站在高臺上看遠方。時間,好象在這里停住了。
這里沒有時間的概念。只有我們。只有溫暖。
這片海,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海。它在我的記憶里,始終磨滅不散。
在這里度過了最浪漫的時光。
在我們即將返程時,有一對情侶走過來,手牽著手,看上去很相愛。我想,這片海,真得是屬于相愛的人的。他倆也慢慢走上那片白色石頭推薦的高臺,象儀式般,一直走,走到盡頭,停下來,看著對方,擁抱。那個瞬間,我覺得一切的美好都不足以形容他倆的感覺。
嗯。就讓一切停住。在此時時刻。
這個時間,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在我身邊。
哪怕走到世界的盡頭。只要你在我身邊。
在這個陌生的海灘,撞上這溫暖的一幕,好心動。
還是要返程的。
坐船回到主島,人立即就多了。游客主要是聚焦在主島上,城內古跡眾多,有各式教堂、鐘樓、男女修道院和宮殿百余座。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順水道觀光是游覽威尼斯風景的最佳方案之一,兩岸有許多著名的建筑,到處是作家、畫家、音樂家留下的足跡。
圣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廣場東面的圣馬可教堂建筑雄偉、富麗堂皇。總督宮是以前威尼斯總督的官邸,各廳都以油畫、壁畫和大理石雕刻來裝飾,十分奢華。
總督宮后面的嘆息橋是已判決的犯人去往監獄的必經之橋,犯人過橋時常懺悔嘆息,因而得名嘆息橋。
這些景點,你可以選擇坐船看,也可以選擇步行。
我只想說,在主島上,留下了一點不快樂的記憶。或許來主島上的中國游客太多了,所以我們也成為待宰的對象。在圣馬可廣場上,很多鴿子。我們沿著廣場走,無意中同伴被幾個黑人塞到手上幾把鴿子食,那個時候沒想太多,而同伴張開手,鴿子一起飛來啄食,場面很是壯觀。沒幾分鐘,那幾個黑人又擁上來,伸手要錢。
Money!
恐怕這是全世界都聽得懂的語言。
我們知道情況不妙了,不能得罪這些看起來不懷好意的人,而他們報出的數字,twenty,竟然是20歐元。獅子大張口。可是我們身在異國,人微力單呢。這種情形下,不能硬碰硬的。從身上裝模作樣的掏遍了口袋,找出了所有的錢,只有10歐元,我們擺擺手,把10歐元交給他們,他們迅速離開了。
嗯,只是為了要錢。
旅行的心情受影響了,再環顧四周,似乎這里的風景也不那么美麗了。因為來之前就看到新聞,意大利的治安不是太好,遇見這些事情,還是能躲則躲,把自己安危擺在第一位,才能持續下面的旅行呵。
損失了一點金錢。
但整體還算平安無事。也是幸運了。
這是在威尼斯的小小的陰影,但旅行還是值得的。如果有機會再次來到威尼斯,我想直接到利多島,然后呆上好多天。
那里才真得是放空自我,享受自由的世界。
情迷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