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讀《空釣寒江》,里面說的一個小故事:
一個曾在宮廷御膳房供職的廚師,后來受雇于某大家。主人想以其資歷炫耀一番,命他燒制一桌宮廷筵席宴客。答曰不能,因他是專做宮廷點心的。又令其制做一席宮廷點心待客。又答曰不能,因為他是為做某種點心專職切制蔥末的。也許當今從事各種專業工作的人中就有不少“專門切蔥”的。
忍不住笑,可是一琢磨又不禁啞然。
天天翻簡歷的HR朋友都知道,總有人把知名企業工作經驗作為亮點擺在簡歷最顯眼的位置,他們以為這是打動用人單位的拿手板塊,所以一再的精心布置。經驗還少的時候覺得這種可是求之不得的人才,站在名不見經傳的小私企立場,真恨不得跪求他們的到來,就像上文里那大戶人家,肯定是千挑萬選才找了那個宮廷御膳房出來的“巨型人才”,逢人就想炫耀呢,諸不知求來的不過是個切蔥花的。待經驗慢慢豐富起來就會發現,事實還真就不是那么回事兒,御膳房出來的廚師真不一定都能燒一桌滿漢全席,因為御膳房里燒制菜肴分工精細,不僅有掌勺的,還真得有切蔥花的,有削土豆的,有剝蒜皮的,有切肉絲剁肉泥的……你看,越是分工精細的地方越是難出全能型人才。
花花同事的表哥就是原來大型國企的職員,那個年代端著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別人家常年吃土豆白菜,他們家就能吃魚吃肉,把個左鄰右舍都羨慕的找不著北。九十年代末一批又一批計劃經濟下建立起來的國企相繼倒下,同事表哥的日子瞬間就難過了,以前是吃肉,后來是喝湯都成困難。花花的同事說起這個話題就沒完,總說,就是大企業背景把他表哥給坑了,好好的一屆大學生,畢業后全家想方設法擠進大企業做技術員,十來年光景過去了,結果公司一倒閉他就也跟著倒閉了,為啥?就跟那個只會切蔥花的廚師一樣,“蔥花”切久了唄,就真的啥也不會干了,別說滿漢全席了,就是家常菜也燒不出來。所以,一直到今天,日子都沒過好,動不動家里雞犬不寧的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還不是經濟拮據的緣故,想想也是夠鬧心的。
再看下面這段文字,作為身在其中的個體,我們該如何思考這樣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呢?
有人研究動物習性,專門設計了一個“三項全能”項目:“行軍30公里——潛水15米——爬繩數米”。據研究,除了人類以外,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沒有能力完成這三項運動。盡管各單項冠軍可以分屬各種動物,而人的優勢就在于他的全面性與綜合性。現在人類專業知識越來越窄,勢必造成其全面綜合素質的降低。這種單項進化中的整體退化是一個不祥傾向。
你看,單項都不可能是冠軍的人類卻成了地球統治者,成了生物進化史上的“異類”,這是我們億萬年來自帶的基因優勢。時至今日,我們作為個體不能在切蔥花上栽倒等死吧。我在想,時代出英才,時代也毀“人才”。鳥瞰人類發展歷史長河,這是趨勢,不可阻擋。雖然身在其中的我們只不過是一粒微塵,但是,要想讓自己在這個越來越精細化的時代能擁有更可靠的生存保障,還是可以做到的吧。
蔥花當然不可不切,不僅要切,還要切的好,而除了蔥花,一定也還有可以同時兼顧的事項,我忘了是誰說的了,我只記住這一句:只要有可能就構建自己的事項。什么是自己的事項?我以為就是能使自己橫向成長的事項。就是你把蔥花切好了,站起身來看看還有什么是自己也可以嘗試去做的,看看你身邊更高一級的廚師在干嗎,關注一下這個廚房里正在發生的事情,畢竟只在御膳房里切蔥花這件事已經不能當成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所以,咱們要問問自己是不是也在切蔥花,還要問問自己不切蔥花的時候都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