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洛辰_
2018年 2月8日 天氣 晴
中午,我正在一家中式快餐店里吃飯。突然收到父親的一條微信語音:兒子,給我微信轉點錢,出門忘帶現金了。
我隨即放下手中的筷子,給父親轉了一百塊錢。
平常都是我們管父母要錢,當我們也被父母需要的時候,竟是如此的幸福和妙不可言。那一個瞬間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可是我不想長大。因為我一長大,父母便老了。
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新一代越走越快,老一代被甩得越來越遠。爸爸第一開始并不會用微信。他連短信都不會發,更不敢奢求用這“高科技”了。
但當他看見周遭的朋友都在用微信的時候,心里也開始癢癢,便讓我教他。
上了歲數的人,學起東西來確實是慢。從在手機屏幕上找到微信APP,到如何添加好友,修改備注,語音聊天等這些最基本的流程,我教了他不下數十遍。可他卻嘟囔著嫌我一下子教得太多,而且語速太快了,自己記不住。
我讓他自己動手操作一遍,一套流程下來,他點點這,點點那,弄不出個所以然。他似乎又不太敢問我了。我看著眼前鬢角已經花白的父親竟不敢相信那是我曾經感覺像高山一樣,像超級英雄一樣的男人啊。
是呀,他們已經老了,老到我們敢對他們叫嚷,對他們發脾氣了。
父親終究還是學會了用微信,還學會了看朋友圈。每次我把外出游玩,美食照片發到朋友圈的時候,總會接到父親的電話,問我是不是去哪玩了,又吃什么好東西了。只有這樣他才會覺得始終是和我在一起吧。
小時候父親因為要賺錢養家,便外出打工,他幾乎沒有參與過我的童年,生活起居由媽媽一手操辦。這一次他也許不想再次錯過我的青春,想彌補對我童年的虧欠。
起初,我對這是非常反感的,一度想屏蔽父親。可是回頭一想,能讓父母知道孩子最近在干什么,生活近況如何,讓他們不必為遠在他鄉的孩子擔憂也是一件好事,便斷絕了這種想法。
也許我們覺得越來越不需要父母,可是父母卻越來越需要我們了。
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我們陪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少得可憐。
昨天爸爸和我視頻聊天,他說王叔家的孩子陪父母一塊去國外旅游去了。
我能看出父親滿臉的羨慕,倒不是因為王叔可以去國外旅游,而是王叔有子女陪著。
我是一個俗人,沒有太遠大的夢想,也不知身在他鄉的我,該如何去報答父母的恩情,只想往父母的卡里瘋狂轉錢,讓他們買東西時能夠沒有顧慮。
父母也是俗人,在鄰里之間炫耀著兒女給的一切,然后在空蕩的房間里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