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漢代的樂府詩流傳甚廣,其中大多數諸如《木蘭詩》等皆為認知,其中一首《白頭吟》倒顯得或許有些生僻。其實《白頭吟》大家也許沒聽說過,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句被許多人引用,大家可能比較熟悉,而此句便出自《白頭吟》。
關于《白頭吟》的作者,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民間傳說是漢代才女卓文君,而她寫作此詩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挽回自己的情感。這是怎么回事呢?要解開這個答案,我們就得根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來說說大才子司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之間的情愛糾葛。
初見文君
司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文學家,擅做賦,極有才名。年輕時期依靠父母給朝廷的錢財,做了一名郎官,陪伴在孝景帝左右。這時候的司馬相如還是一個屌絲,不怎么出名,為什么呢?因為他的主子并不喜歡賦這種文體。不過,司馬相如后來幸運的遇到了貴人——梁孝王,他給這位權貴作了《子虛賦》,洋洋灑灑,宛若天成。此后,一舉成名,頗負盛譽,才名一時無兩。
可是好景不長,貴人死了,司馬相如無奈之下,只好回他那家徒四壁的家。他有一個朋友,叫做王吉,在臨邛縣做縣長。見到哥們兒司馬相如如此落魄,又因為司馬相如的才氣,于是便邀請他去臨邛。司馬相如毫不謙讓,被王吉安排在當地的一家賓館里。
古人十分注重義氣和禮節。王縣長每天都去探望司馬相如,可司馬相如不給人臺階,從來都是找各種借口不見,每天在賓館里睡大覺。王吉卻沒有絲毫怠慢,仿佛有受虐傾向一樣,反而更加恭敬,并且每天都是如此。雖然當時沒有微博,但這件奇怪的事情在當地很快便引起了轟動,讓那些有錢人很感興趣。其中有個叫做卓王孫的土豪在大家的慫恿下,決定要宴請這位縣令的貴客,看這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
而卓文君,便是卓王孫的女兒。宴請司馬相如,也就給了司馬相如初見文君的機會。
拐走文君
前面也說了,司馬相如不拘小節,人家自愿請客。但是自己要有范兒啊!于是聰明的他賣了個關子,說自己有病不能去。這可嚇到了王吉,人家連筷子都不敢動。接著又幾番派人前去邀請。司馬相如也許覺得范兒夠了,于是便順著臺階下。白吃的大餐,有什么不去的理由呢?
在縣令王吉和卓王孫及多位土豪的迎接下,司馬相如來到了卓王孫的家。觥籌交錯、酒過三巡之后,王吉說:“相如哥,據說你琴彈得好,給各位來一首?”司馬相如端著范兒各種推辭,但還是彈了一曲。
、彈琴的部分十分關鍵。因為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剛剛喪夫在家,又極好音律,而家里來的貴客司馬相如可是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子啊!在古代,對于一個女孩兒來說,有才華的男子自然是他們傾慕的對象,于是她便偷偷來到附近,在門縫里偷看司馬相如。不知道司馬相如知不知道這事兒,反正司馬相如這時彈了一首曲子向卓文君表達了愛慕之情。
卓文君一聽,心里那個激動,宛如小鹿亂撞,七上八下的。她一會兒擔心司馬相如不了解自己,一會兒又擔心司馬相如看不起自己,一會兒又仔細揣摩他的琴聲……患得患失,情難自己!
這司馬相如也是個撩妹的高手,當晚就和卓文君私奔了,這便是“文君夜奔”。
就這樣,雖然卓王孫大怒,發誓不認這個女兒了,但司馬相如還是將卓文君成功的拐回了成都。
當壚沽酒
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司馬相如家里那個窮啊!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而司馬相如平日又不去工地搬磚,還多了一個嘴巴吃飯,一來二去,二人到了連飯都不能吃得上的地步。
卓文君賢惠啊,看到這種情況,還能怎么辦?于是便和司馬相如合計,把家里的車和馬給賣了,在成都開了一間酒吧。
每天,卓文君就在吧臺做服務生,司馬相如這小子便在店里打雜。
后來晚唐花間派的代表作家韋莊在《菩薩蠻》里針對這件事情,寫到:“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意思是說,文君在酒吧吧臺當服務生,她的手是那么的白喲……
當然,這是后話,也便是赫赫有名的“當壚沽酒”。
其實司馬相如做的這事兒,把卓文君的老爹給坑苦了。聽別人說自己的女兒在酒吧做服務生,一方面心疼自己的女兒,一方面覺得很沒面子,一方面又抱怨司馬相如這小子太不厚道,把老先生氣得直吐血,但有什么辦法呢?無奈之下,干脆把家產分了,給了司馬相如夫婦一筆錢。
二人買房又買地,日子逐漸殷實起來。
《白頭吟》:納妾風波
對于司馬相如這等才子,自然不會甘心一輩子就做個屠狗之輩、混吃等死。后來他寫出了著名的《子虛賦》,竟然還被漢武帝給看見了。一時間驚為天人,甚至感慨道:“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意思是說,我咋就不能和這樣有才華的人處于同一時代呢?
當然,由于司馬相如還沒死,也就再一次平步青云,走向仕途……
也許就是在這個時期,司馬相如想納妾了。據不可靠謠言,他給卓文君寫了一封休書表示離婚,是這樣寫的: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萬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意思是說,我回到了我當初的鼎盛時期,我還是原來的我,所以還是讓我做回當初的我,咱們離婚吧!
可想而知,卓文君知道丈夫的想法后心里有多悲涼!自己冒著被天下人非議的后果,不顧女德,跟著窮小子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窮過、苦過,甚至連大家閨秀的面子都放下去酒吧做服務生,而現在……
悲憤交加之下,作了《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大致意思:愛情就像山上的白雪、夜間的月亮那般純白無暇。但現在你卻有了二心(想要納妾),因此咱們來做個訣別吧。今天便是最后的相聚,明天咱們便在溪水邊分手。我艱難的、猶豫的往溪溝走去,我們之間就像這溪水一樣,各奔東西,再也回不來了。當年我跟隨你來的時候毫不猶豫,本身亦是如此,婚假何須啼哭?(我原以為)我和你郎情妾意,會一直到老(但現在看來是不行的了)。這男女之情,就像那釣竿般細長悠揚,引來無數魚兒環繞左右。其實男子應該注重情義,因為這是金錢買不來的。】
后記
《白頭吟》是不是卓文君所著,目前尚且存在爭議。但歷史上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戀情婚姻卻是客觀存在的。筆者以為,司馬相如頗負文采,能做出《子虛賦》、《上林賦》這等宏偉文章;文君才貌俱佳,為了自己的愛情勇敢追求,彰顯了女性之美。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偶。
這樣看來,《白頭吟》是否是卓文君所著,就不那么重要了。《白頭吟》最為重要的還在于它的文學價值——所用的意象十分唯美,營造的意境凄美有加;所用的辭藻華麗卻又不失真情,對人物心態的表達極其到位。
古往今來,又有幾個文學家能將棄婦詩寫到這種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