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自量-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人物介紹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因為他仰慕戰國時期趙國丞相藺相如所以改名叫司馬相如。西漢時期蜀郡人(現四川成都),辭賦家。漢賦代表作家、文學大師、美學大家。才華橫溢,相貌堂堂。

卓文君:原名文后,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另三位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司馬相如的夫人,姿色嬌美、精通音律、文采斐然。

(一)

司馬相如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他年輕的時候家道殷實,后來就花錢在京城買了個官,做了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但是司馬相如并不喜歡這個工作,常有知音難求的感慨。

梁孝王劉武來到京城朝拜,司馬相如得以結交了梁王屬地的一批辭賦家比如鄒陽、枚乘等。相如頓時有了遇到志趣相投的知音的感覺。不久,司馬相如生病了,他便干脆辭去了公職前往梁王屬地做了賓客。這樣他每天都可以和喜歡的那些文人共事了。就在這段時間,他為梁王寫了著名的《子虛賦》。此賦描寫了楚國的子虛先生出使齊國,隨齊王一起打獵,后向烏有先生描述楚國的地產豐饒的故事。文章詞藻豐富,描寫工麗,標志著漢賦的完全成熟。《子虛賦》想借此贊美漢王朝的強大聲勢和雄偉氣魄。不過,當時的漢景帝不喜歡辭賦,所以雖然廣泛傳播但是并沒有引起景帝的重視。

不久,梁王去世了。司馬相如此刻家道中落,他失去了生活來源,只有回到家鄉臨邛(qiong),過著清貧的日子。

(二)

話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大戶人家姓卓,卓家經過了幾代的經營,成了當地的首富,擁有良田千頃,家奴八百,至于豪宅、珍寶之類的更是數不勝數。現在卓家的主人叫卓王孫,他經營著幾家鐵礦,每天的收入估計都到了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地步。看來從古至今,開采地礦資源的商人都會暴富!

卓王孫在當地影響力巨大,和臨邛縣令也是很好的朋友。

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卓文君雖說出生商賈之家,但是自幼愛讀書,喜歡音律,彈了一手好琴,尤其寫了一手好文章。長大以后,更是出落的楚楚動人,姿色秀美。16歲的時候嫁給了當地一個富家公子,可惜紅顏命薄,幾年以后,丈夫就去世了,她便回娘家居住了。

(三)

司馬相如和臨邛縣令王吉是好朋友,所以兩人經常有來往。王吉聽說司馬相如至今還是一個人,就想撮合他和卓文君在一起。

王吉經常去看望司馬相如,司馬相如經常托病不出,王吉越發顯得謙虛尊敬。

這事很快被卓王孫知道了!他決定出面結識一下縣令的這位貴客。

卓王孫特地宴請了王吉,并請他出面請司馬相如前來赴宴。那天,卓家高朋滿座,熱鬧非凡,卓王孫請了一百多個人,人們都想一睹一代名士司馬相如的風采。

可是司馬相如卻遲遲未來。王吉于是決定親自前往相迎。司馬相如擺夠了譜,終于閃亮登場了。

卓文君早就想一睹這位大才子的風采,她躲在屏風后面偷偷的張望著,當她看到司馬相如相貌堂堂,玉樹臨風時,不由得心動了。

酒宴開始后不久,王吉站起來向大家介紹到:"司馬相如先生是當今第一名士,他不但文章寫的好,也彈了一手好琴,我們何不請先生為我們彈奏一曲?"

司馬相如推辭了一番。當他看到屏風后面隱隱約約有一個女子曼妙的身影時,知道是卓文君。他微微一笑,不再推辭,用嫻熟的指法彈奏起來。真所謂"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一曲《鳳求凰》,如天籟之音,似春風般飄過耳垂: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兮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xie)頏(hang)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脫孳(zi)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賓客們聽后拍手叫好,深通琴理的卓文君聽出了其中的愛慕之意。她深深的被司馬相如的才華和深情所打動。此時的她,已經芳心相許了!

才女就是才女啊!要放在現代,最起碼得打聽打聽有沒有房啊,開的啥車啊,做啥工作啊,收入怎樣啊之類的!突然想起錢理群先生說的"現在培養出來的都是絕對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話,中國好像正在缺失點什么!

司馬相如回去以后就無法安心睡覺了。所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他買通了卓文君的一個仆人,通過仆人送給卓文君一封求愛心!想必這封信他也是花功夫寫的!卓文君見到信以后,激動不已,她知道她的父親不會同意這門親事,因為司馬相如此刻一貧如洗,是一個典型的窮光蛋。卓文君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決定和司馬相如私奔。

(四)

等卓文君到了成都一看,有點傻眼了!司馬相如家啥都沒有啊!家徒四壁!不過怎么著也得生存,這也是她自己的選擇,所以卓文君是一個勇敢和堅強的女子。不過她不還有一個首富的老爹嘛!

在成都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有點過不下去的感覺!于是卓文君決定回臨邛。

她把頭飾賣了,在娘家大門對面的街上租了個門面,賣起了燒酒。文君做老板娘站柜臺收錢,相如一身伙計的打扮,在店里干零活。他們兩個人都長得那么出眾,很快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小酒坊,也知道了他們和當地首富卓王孫的關系。

卓文君其實是在拿親情賭一把,她料定父親不會不管她。

想當初,卓文君私奔的時候,卓王孫臉都氣綠了!"好小子,我好心好意請你吃飯,你把我閨女給拐跑了!‘’同時他也恨女兒不爭氣,給她丟臉。

當有人告訴他卓文君夫婦在家對面開一個小酒坊賣酒的時候,一向愛面子的卓王孫又氣又羞又沒有辦法,在家里都不敢出門。堅持了幾天,終于熬不住了。他把卓文君夫婦帶到家里,給了他們一大筆錢,100個仆人,讓他們回到司馬相如的老家,置辦點家業,,體體面面的過日子。

憑著老丈人上位的人自古以來就挺多的,現在也不少,比如前鐵道部長劉先生就深諳此道,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面那個公安廳長也靠這個才仕途通暢的。

(五)

漢武帝劉徹喜歡辭賦,他登基以后,經常身邊帶著東方朔等一批文人,吟詩作對。

一天,漢武帝讀到了《子虛賦》,賦中華美的詞藻和磅礴的氣勢使他忍不住拍案叫絕,贊嘆到:"寫這文章的人,真是個大才子,可惜我沒有和這個人生活在一個朝代!"他以為司馬相如是前朝的人。旁邊的一個狗監(負責給皇帝養狗的太監)獻媚到:"陛下,這個司馬相如是我老鄉,現在正在家里閑居呢!"

劉徹大悅,立即召司馬相如進京面見。司馬相如說:"陛下,《子虛賦》寫的只是諸侯王打獵的事情,算不了什么,我為陛下寫一篇天子打獵的賦吧!‘’于是,《子虛賦》的姊妹篇《上林賦》誕生了,此賦不但內容和《子虛賦》銜接,而且文采更好。武帝龍顏大悅,封司馬相如為中郎將。

司馬相如的運氣比韓非子真是好了許多。

司馬相如得志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衣錦還鄉。《史記.項羽本紀》中寫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現在人也一樣啊,你看現在各種聚會啥的,就多少有點那個意思,混的好點的,張羅個同學會啊,戰友會啊,得瑟得瑟,顯擺顯擺,獲得點成就感和滿足感。所以自古以來人性都是一樣的!

司馬相如現在是京官、皇帝的寵臣!那回故鄉場面肯定小不了啊!家鄉的官員迎出好幾里地去,卓王孫再也不必覺得羞愧,反而深深的自豪自己的女兒多么的智慧和有眼力了!司馬相如的遭遇和戰國時候的蘇秦幾乎同出一轍。

(六)

司馬相如如魚得水了!他到京城以后,每日飲酒賦詩,燈紅酒綠!時間長了,喜歡上了一個茂陵的女子,想納她為妾!于是他寫了封家書給卓文君,告訴了她這個想法。

卓文君心頓時就涼了許多,她以淚洗面,一面痛恨這個負心漢,一面又割舍不下對他的情誼。于是,她寫了一封回信給他!這就是著名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xie)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shai)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司馬相如現在是鬼迷心竅,他不為所動,回了一個非常短的家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卓文君冰雪聰明之人啊,這個明顯就是無億(意)的意思啊!司馬相如整個一白眼郎啊!卓文君是堅持自己的婚姻呢,還是放手讓這個負心漢一走了之呢!她強忍悲痛,用婆娑的淚水寫下了《怨郎詩》。

一別以后,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扶琴,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奈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稟燭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四月琵琶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到卓文君寫來的這首詩以后,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回信到:誦之佳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于是放棄了納妾的念頭。

不久,司馬相如辭官回家,他和卓文君白頭偕老,恩愛如初。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并非是完美的,他們有不平、有坎坷。但是有風雨的人生才是精彩和圓滿的。他們最后演繹了一曲蕩氣回腸的"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之絕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