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本人。雖然喜歡寫文章,但是我的寫作能力還是不夠好,所以你看我文章可能會給你帶來理解困難,請原諒。
這期和你繼續(xù)分享我考大學前學習漢語時的經(jīng)驗。希望對你學習語言有幫助。
第一階段:完全沒有漢語基礎(chǔ)
1,念書
2,造句
3,逛街
你喜歡逛街嗎?我平時就很喜歡逛小店、咖啡館。我從小在日本下鄉(xiāng)(偏僻的農(nóng)村)長大所以對大城市有很大的向往。從小一直想著將來到大城市生活。我在北京不上課時經(jīng)常與晨晨約一起出來逛街。晨晨是我的語伴,她是一個愛時尚服裝、愛化妝的女生。我和她經(jīng)常到外面找個咖啡館閑聊,喝完咖啡出來轉(zhuǎn)小店。
夏天,天氣很熱所以我們倆想喝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了。當時我中文很差所以不會說“星冰樂”這個單詞。一進星巴克我就看了一遍他家的咖啡單,各種咖啡的名字都不會念,看不懂。此時晨晨給我們點了兩杯抹茶星冰樂,我看到她點咖啡的樣子就覺得好帥啊!我也想自己點咖啡!一個外國人會用中文流利地點咖啡的樣子太酷啦!我就開始學星巴克的咖啡名。每天走著路一直想“拿鐵…卡普奇諾…摩卡…焦糖瑪奇朵…”咖啡名學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學星冰樂的名字。當時有一杯星冰樂我超喜歡喝,是“可可碎片星冰樂(應(yīng)該是這樣的名字…)”我為了喝這杯星冰樂,去星巴克的路上一直練習念“我要一杯可可碎片星冰樂。要大杯…”當時我口語說得很差但唯一星巴克的咖啡名說的超流利。此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
我的這些愛好、喜好與好奇心是不是可以提高口語?
接下來開始學習甜品的名字。到五道口、三里屯的蛋糕店邊流著口水看蛋糕邊觀察他家起的蛋糕的名字。后來我如果看到什么蛋糕就猜測蛋糕的名字。當時我和朋友聊到甜品的話題,我就可開心啦。能非常具體地表達出來自己喜歡吃的蛋糕、甜品感覺太爽啦。這就是“交流”,這就是我真正要求的口語提高的成果。
你知道我每次逛家一定要去的地方嗎?是“屈臣氏”。我覺得中國的屈臣氏太強大了,很多女生該知道的詞匯,我是在屈臣氏學的。一進屈臣氏店里,店員比客人多。我在店里假裝要買東西隨便走來走去,店員就走過來了。我的免費漢語課要開始啦。店員開始問我:“你在找什么呀?我?guī)湍阏襼”我和她說:“嗯, 我想要可以洗臉的那個…(因為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每次講的特別迷糊)”店員說:“哦!你在找洗臉奶嗎?來來!這邊!”我開心地說:“對對!就是洗臉奶!謝謝~(裝知道)”她就開始說話:“你要保濕的還是要清爽的?”“這款現(xiàn)在有優(yōu)惠的!這款在打折哦!”我和她聊的挺開心的,我說:“謝謝。那,我考慮一下(意思就是不買。我太壞了…)”但我還是覺得好不好意思她。居然她陪我聊這么久,還教我了很多實用的詞匯,后來我買了一片10元的面膜。這個故事你可以當笑話看,但也是我學習漢語的真實經(jīng)驗。
我發(fā)現(xiàn)我有一種“強迫癥”。我眼前看到任何東西都要用中文說出來。
我去哪里都要抱著電子詞典,看到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都得查出來。自己知道了才能離開這里。逛街的時候也是。走了一步查詞典,如果現(xiàn)場沒查到我就一直不舒服,還是得查。實在查不到的時候問晨晨,她告訴我用中文怎么說。
有一段時間“這個用中文怎么說?”這句話成為我的口頭禪了。但我這個人不喜歡不自己查就找人問。我一定要先自己查詞典實在查不到找朋友問。我有自尊心。我不喜歡依靠別人。
但我最理解外語只靠自己是學不會的。所以要知道怎么能從對方抽出來我最想要的答案。
如果你第一步就問別人了,你只能得到第一步的答案。如果你努力查了很久,已經(jīng)走第二步、第三步了但依然接受不了自己查到的答案,此時你問別人一定能得到更理想的答案。
強迫癥改變了我的觀察力與提問方式。“逛街”也成為我的很重要的學習過程了。你和外國人交流時需要的并不是你在教材里學過的生詞、語法知識而是你想表達的很微妙的而很實用的詞匯與表達方式。按你需要什么,學習方式也得改過來。這期我想和你分享的是,
對學習外語的看法不盡一個。對你來說越日常普遍的事情有可能越重要。
“逛街”一般我們普通出門買東西就完了,但換個看法與視野就變成幫助我學習中文的學習方法了。帶來這么有趣的大變化,我覺得學習外語太有意思了!希望你學習外語也能遇見有趣快樂的變化。
我的逛街故事還有很多內(nèi)容沒講呢。但你把這篇亂文章看到這里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所以這期我講到這里了。如果我想到什么有趣故事下次再給你講哈。
我的“第一階段:完全沒有漢語基礎(chǔ)”的內(nèi)容差不多這些了。下期我給你分享第二階段的學習經(jīng)驗哦。
這里只是分享我的經(jīng)驗與想法。如果你有你的想法希望給我留言分享給我。對了,這里語法錯誤實在太多了,請你多多指教。嘻嘻?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希望你喜歡我的文章。謝謝你讀到這里哦。
文與圖/小谷 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