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在前面:
16號晚上聽了葉傾城老師的分享——如何成為職業寫作者?
雖然我的志向沒這么高遠,但葉老師的分享,
對于初學寫作的我,可謂是雪中送炭。
葉老師說,“天才敵不過訓練。寫作是一種可訓練的職業。那如何訓練呢?每天都要寫,素材來源于每天。要有創作的能力和虛構故事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優勢。注重輸入,好好去經營。”
下面結合自己所學所想,就寫作的問題,簡單談一談。
2
無論你多忙,每天都要堅持寫1000字。
很多小伙伴長期輸出,比如寫簡書寫微博,包括朋友圈。
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太簡單。
但普通人怎么開始戰勝自己,走出第一步?
你可能從來沒有這方面的自信,沒有勇氣。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
我想分享給你的是,動筆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你不信?
教你個方法,下載一個叫“訊飛語記”的App。
你可以拿著它,錄下你此時想說的話,下面會有字數顯示。
你會發現,只要你腦子沒死機,說個一千字,要不了幾分鐘。
權當自己給自己講故事罷了。
你也可以把自己和朋友的對話錄下來。
再把標點符號錯別字語氣詞去掉,稍作整理,便是一篇文章。
平淡還是出奇,那就得看你拿出來的命題是什么了。
By the way,在你覺得時間很緊張沒空來寫作的狀況下,這個方法也相當不錯哦~
3
我們可以寫些什么?去哪里找素材呢?
葉老師說的一句話,我覺得相當好——
“寫作和人生,總是在互相抄襲?!?/i>
一開始,我們沒必要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
在我們素材和思想還不齊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寫日記。
記錄每天你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以及你思考的。
最近認識一位新朋友。她的公眾號名字叫“小草莓媽媽”。
她的親子日記[生命的印記]從16年4月5號,至今已經寫到第137篇。非常棒。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每天會有數不清的事情要做。但她不間斷的堅持下來了。
內容全都是圍繞小草莓的成長,以幾個月小寶寶的口吻,講述每天發生的小故事。
個別故事很平常,講述得也無奇。
但時不時的穿插些小草莓的趣事或糗事,讓人很有耐心的看下去。
我找到小草莓媽媽的第一篇,結尾是這樣的:
“媽媽說,等我長大了,把這些文字打印成書,送給我做嫁妝之一?!?/p>
所以接下來,我想講一下初步堅持下來之后,該怎樣去升華的重要話題。
4
賦予寫作以意義。
如果你把基礎的寫作訓練堅持了三個月。
那么你一定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里,你比別人擅長的是什么。
比如你想象力豐富,善于編故事寫小說。
也許你專業突出,又極賦條理性邏輯能力,你可以寫知識管理類學習技巧類 。
你還可以寫雞湯、寫散文。
你也可以百花齊放。
但你一定得找到屬于你自己的個性,能與他人明顯區分開來的特別之處。
每個人在這個世上都是具有獨立思想的個體。
只要你賦予你的個性以意義,以自己的思想。
或許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關于這點,我還處于懵懂中,期待各位思想的碰撞。
5
如何讓自己在寫作的過程中更有思想?
葉老師說“閱歷敵不過思索。”
思索需要去借鑒。閱讀和觀影。
我們讀更多的好書,看更多優質的電影,
是為了可以在優質的書籍和影片中,擴展我們對他人生活的了解,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
甚至可以有選擇的進一步將自己代入這個世界,在每個故事里活上一輩子,經歷在現實生活中自己永遠不可能經歷的事情。
如此一來,我們自然會經歷更多,加上自我思考,一定能更成熟。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寫作思想的形成,也正是你對人生的感悟。
6
前面大多講的是我們可以去寫我們所感知的這個世界。
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命題,等著我們去挖掘。
那就是我們想象中的世界。
我們可以多花點時間,去虛構一些故事,去鍛煉自己的想象力。
如果能試著把一個故事編得邏輯清晰,還有那么點意思,又能讓人有點啟發。
那就是進步了。
編故事必定要用到提綱。列提綱有助于增加自己行文的邏輯性。
在自己不那么擅長的寫作形式或者不那么有把握的命題下,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很多時候,不是沒觀點,而且思緒太雜亂。
時下流行的思維導圖,大家也可以試一試。
當然,話說回來,寫什么體裁什么內容,都是次要的。
關鍵在于每天堅持寫。
盡可能的多嘗試一些風格,慢慢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向。
7
盡可能愉快的進行寫作,保持身心健康。
你不用把寫作當成很大的壓力,但最好是你把它當作每天最大的那只青蛙來對待。
建議你時刻保持好奇心,用細致的心去觀察世界,搜集素材。
早睡早起。如果可以的話,把清晨六點的時光,作為你寫作的時間。
慢慢你會發現,每天都是充滿意義的。美好的。
總之,加油吧!空想無用。動筆萬歲!
以上配圖均為水若臨摹,原圖出自網絡。
謝謝你,讀到這里。
感恩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