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文森,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重點摘抄:
一、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新型教學的意蘊
新型教學區別于傳統教學的核心要點有兩方面:一是變革教與學的關系,從以教為主走向以學為主,建立學習中心課堂;二是強化實踐意識,以學科實踐為抓手,構建實踐型的育人方式。
核心素養是義務教育新課標的“基因”,義務教育新課標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為主線構建起來的新型課標,關注的是人的內在的品格和能力,它區別于之前“三維目標”的課標,更區別于早期“雙基”的大綱。
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上是把知識加工成素養的過程,具體而言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學生身上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過程,這是個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個深加工的過程,是個增值的過程。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要引起學生對為什么要學習那些內容,學習那些內容有何價值,以及怎樣學習那些內容等問題形成正確的意義理解和價值確認”。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就是要確立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和統帥地位,使教學的一切要素、資源、環節、流程、活動都圍繞核心素養組織和展開,并最終指向核心素養的生成和發展,具體而言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核心素養是教學的出發點。
核心素養是教學的方向、教學的目的,是確立具體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實施方案的“根據”“理由”,聚焦核心素養確立教學目標和任務,使教學有清晰的核心素養指向。
其次,核心素養是教學的落腳點。
再次,核心素養是教學的著力點。
二、從變革教與學的關系入手,構建新型的學習中心課堂
教學包括教與學,教與學的關系是貫穿教學活動始終的一對主要關系,由這對關系構成的問題就成為教學論和教學改革的一個永恒主題。
為什么要建立學習中心課堂?從教與學的關系角度講,教學過程本質上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學,教的價值也就蕩然無存;沒有學,核心素養的形成無異于緣木求魚。核心素養不是外在于學生的知識符號,而是長在學生身上的品格能力,只能由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慢慢形成。
在課堂教學中,學的能動性、獨立性、自主性越來越強的時候,就越來越有助于核心素養的形成。
從實踐角度說,學習中心課堂的構建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其一,要讓學習成為課堂的中心。
只有全力推進教與學的根本性調整,切實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這才是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長久之計。
其二,要相信和利用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里首先要解決兩個認識問題。第一,學生的學習能力(潛力)是客觀存在的并且是與生俱來的,每個學生天生就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潛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獨立自主地學習很多東西,而且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很強的學習欲望(天性),這些原本是我們教學的重要資源和依靠,卻被我們忽略了。我們錯誤地以為學生都是從“零”起步的,什么東西都得依靠教師來教。第二,所有的能力都遵循并體現“用則進不用則退”的規則。學生有學習能力,可是如果我們不讓他們去使用和發揮,再強的學習能力也會慢慢退化掉的。獨立是一種習慣,依賴也會成為習慣。依賴的習慣一旦形成,學習能力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到頭來也就會印證原來的錯誤假設:學生是不可能自己學會的。
可以說,相信學生學習能力并依靠學生學習能力,這幾乎是教育學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教師要學會一點一滴去發現、去欣賞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三,要讓學生學習在課堂真實發生。
那么究竟如何確保學生學習在課堂真實發生?第一,要確保學習內容的可接受性與挑戰性并存,這實際上就是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的關系問題。第二,要確保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
三、以學科實踐為抓手,構建實踐型的學科育人方式
從學科層面講,學科實踐是學科學習的王道、正道,是學科學習的主路徑、主渠道。偏離學科實踐的學習不可能真正學到學科的內涵、本質和精髓。學科實踐是一個相對更具包容性和概括性的概念,它指向的是學科探究、學科活動、做中學、具身認知,任何基于實踐、通過實踐的學科學習,都是學科實踐的表現。如此看來,自倡導探究學習以來,我們一直都在向學科實踐的方向在努力。只不過在教學的整體形態上,我們仍然沒有跳出特殊認識論的框架。
各學科的義務教育新課標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實踐活動的要求,如觀察、考察、實驗、調研、操作、設計、策劃、制作、觀賞、閱讀、創作、創造等,落實義務教育新課標,就是要把這些實踐性活動真正落在實處。
從教學的角度,學科實踐這一概念蘊含以下三層意思,或者說我們要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和落實學科實踐。
第一,注重身體參與和親身經歷。
體驗和感悟是學科實踐活動的內在的本質屬性,沒有體驗和感悟,學科活動就會淪落為一種外在的形式和空殼。
第二,倡導基于真實情境、問題、任務、項目進行學習。
在教學活動中卻應盡可能把教學內容置于真實的情境、問題、任務、項目之中,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知識的來源和背景,體驗到知識的用處和價值,這樣學生才能對知識真正產生興趣和意義感,并發展學以致用的能力。
第三,彰顯學科的獨特育人價值、體現學科的精氣神。
我們之所以強調學科實踐,就是因為我們認為只有學科實踐才能有效地挖掘和展現學科的獨特的育人價值,從而在學科層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是新型教學的內涵,其本質就是把知識轉化為素養。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構建新型的學習中心課堂是新型教學的表現形式;以學科實踐為抓手,構建實踐型的學科育人方式是新型教學的核心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