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開始今天的介紹。作為一名學過翻譯的中年男子,一直很奇怪為什么國內的翻譯家喜歡把Duke Ellington翻譯成“艾靈頓公爵”:第一,美國這個國家是沒有爵位的——所以他們最近很喜歡到英倫三島特別是蘇格蘭找有一點血緣的貴族邊遠親戚祖宗(其實就是個小地主)掛一個爵位;第二,既然Duke Ellington翻譯成艾靈頓公爵,好吧,那NCAA名校杜克大學為什么不翻譯成高大上的“公爵大學”?
事實上,Duke Ellinton的原名并不叫Duke,只是因為他從小就表現出無以倫比的紳士風度(以本人微薄的想象力,估計就跟為奴十二載那位自由黑人差不多),因此他的小伙伴給他取了個花名Duke,然后這名字就流傳下來了。作為一名學過翻譯的廣東男子,實在是覺得要我叫一個很有禮貌的爵士樂手Duke Duke Duke,絕對會忍不住笑出來。
言歸正傳。Duke Ellington,爵士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雖然我想絕大部分人連他的一首代表作都說不出來。這并不能怪我們孤陋寡聞。美國作為一個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國家,它最具特色的音樂無非就是Blues與Jazz,但這些也不過100年多一點的歷史,距離名流千古還早著呢。就像我們找一個美國留學生問:“你知道白光的代表作是什么嗎?”他肯定會撓撓頭:“不好意思,白光是誰?白百合我倒知道,那個老是演絕癥的姑娘。”
鑒于前面幾張唱片都介紹了樂手生平,所以這一張就懶得再介紹Ellington了(其實是懶得翻譯了好嗎,我讀書都沒有翻譯這么多材料!),只要記?。篍llington是美國最偉大最牛逼的爵士作曲家。而這位爵士大師的代表作,就是這張Ellington At Newport。
Newport,新港,紐港,紐波特,爵士樂圣地,1954年才開始辦爵士音樂節。直到今天,Newport依然在辦Jazz與Folk的Festival。在1956年,Ellington與他的樂隊在這里現場表演了Ellington at Newport專輯里面的曲目,然后Newport Jazz Festival就名揚天下了。唱片公司現場錄音了Ellington的表演,可是回到錄音棚才發現唱片錄的太爛了,再怎么修也沒辦法拿出來賣。于是,唱片公司又把Ellington以及樂隊叫回來,在錄音棚重新演奏一次,最后,把現場表演的曲目、重新錄制的曲目進行混合,成為了現在我們能聽到的版本。如果你按字母順序播放它,就會發現前面一長串的Announcement是現場原音,后面一點雜音都沒有的曲目,基本上都是重新錄制的(更正一下,部分樂曲還是能聽到現場觀眾的音軌的)。
全碟除了講話,全是薩克斯風小號鋼琴提琴等音樂,沒有歌手唱歌的聲音。所以也沒什么特別的歌曲與歌詞好介紹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一首Diminuendo and Crescendo in Blue是最引人注目和最有爆點的。因為在這一首歌里,Ellington安排樂隊高音薩克斯風手Paul Gonsalves吹出了整整27個和弦--什么意思呢?人見人愛爛大街的著名鋼琴曲卡農(Canon)基本上只用了C G Am Em F C F G這個和弦順序,數下來也就5個和弦。更復雜一點的流行歌曲撐死也就10個和弦。所以,請想象一下,一首歌曲里面有27個和弦是一種怎么樣的酷炫。
盡管這首歌的27個和弦是這張專輯爆紅的原因之一,但這首歌除了華麗的和弦外,還有結尾那段讓人躁動、崩潰的、走音似的薩克斯風演奏。每次一到這里,肯定有人會按捺不住要換歌或者關掉我的音樂。想想也真是的,都堅持了十多分鐘了,最后幾十秒居然都沒辦法忍住,說明Diminuendo and Crescendo in Blue的結尾是多么的令人討厭和不安。
爵士樂本身就不是適合大部分人的音樂,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作為裝逼屆人士的首選之一,比如Woody Allen就老頑固地一直在電影開頭用爵士樂和固定的字體。特別是考慮到這張碟里面還沒有人聲,所以更難被現代聽慣了動次打次動次打次babybabybabyohmine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的夜店野獸與鮮肉饑渴女所接受。不過,作為Ellington最著名的、銷量最高的、奠定Newport地位的專輯,這張碟的歷史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有時候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出現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點上,就成了你的足療技師。忍忍吧,還在堅持看這個系列的讀者們,再過十多張碟,1960年代就到來了。
評分:四星
適合人群:不是葉公好龍的爵士樂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