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踐行“知行合一”(三觀實踐法)第一百二十八天,一定要持續堅持,用三千天量變取得質變。
工作:
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則工作扎實,可以穩中求進了。
今天在手續辦理審批群中看到某鋼鐵工廠轉水船舶第三次出現,我就問了問情況,讓對口部門負責人多摸一摸情況,看看這幾個航次運轉情況。結果,她說是一個航次,改了幾回手續。出于信任,我也沒有多想。過了一會,她在群里發了情況說明,糾正了判斷。不是總改手續,已經發了兩個航次。我沒有給予批評,寫了收到。
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到兩點,一是對方多聞沒有闕疑,以至于摸著石頭說話,漏了風。如果謹慎點,可以說我落實一下,然后再給予答復。如此,則可以寡尤。二是對方這個人能夠知錯就改,不模糊處理,說明還是能夠實事求是,可以信。
晚上很晚也處理了兩個事情,一個是有客戶想辦理轉堆業務,可是第一次辦理,準備不足,沒有弄明白,還特別著急。最后,在兩個單位的幫助下,獲得了補辦手續的許可,也都一一做了確認。到了執行階段,發現還有需要辦理的具體運轉手續以及運行支持,都需要時間,今晚操作已經變得不可能了。
基于這個事情,我反思了一下,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如果真的需要去辦理某一個新的業務,需要多見闕殆,慎行其余才好。你需要先去弄明白到底要履行哪些程序,需要哪些支持要素,都是哪些人負責,找哪些人可以確認,如此等等,摸清了運轉地圖,才好謀定而后動,才能寡悔。
另外一個事情,火運短駁運輸在通用站被攔截,出現溝通誤區。看到了群里互推信息,我沒有著急立即質問,讓子彈多飛一會。下面部門負責人匯報過來,我也沒有發牢騷,質問,而是請他跟對口部門去溝通,看他有什么好的思路。等他溝通好,給予認可與支持。
可見,凡事急不得,把握好時間與空間的讓渡,梳理清楚問題的癥結再解決關鍵問題,如此,才能井然有序。即使過程中出現了幺蛾子,也要給予理解,知道這是正常的情況,知常則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大,大乃天,天乃道。知常容,則可以寡悔,成人成事。
投資:
重復一下理念,需要堅持的還是那兩點,一個是要注重低估,另外一個是要順勢而為,年線咋也得到底部區域,時間上半年以上,空間上季線出現震蕩磨底,主體上龍頭也已經開始調整。
下手的時候,也就是交易的時候,要先決策,后交易。如果管不住手,就先把決策指令寫下來。
學習:
這幾天讀《學而篇第一》,第一條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以前讀了很多遍,也總說,其實沒有明白,或者不是真的明白。現在想來,主要還是年齡、閱歷不足,沒有實踐,所以很難真正的懂。
最近反復的讀,讀的遍數多了,過程中跟心的感受鏈接起來了,也就有了一些感受。特別是實踐中,總是或多或少的下意識想起又用到。比如,這個學而時習之,用現在的信息量來看,大了去了,學的多,用的少。而學到的一個理念,或者一個技術,真正在實踐中用出來,發生了作用,那個心里是非常的美的。
而學習的方法,除了書本,志同道合的朋友,往往能夠給予你更深刻的刺激。要不然,人家會說,要見世面嘛!這個世面,就是你遇到能夠打開你格局和視野的人。
我最近對經典的誦讀,還是比較有效果。能夠刺激到心中的感,并且不經意的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應用,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和自信。這個一定要好好堅持。
當然,在一個區域,也是要進人家那個圈子的。可以多看一看,就能夠長見識,促進理解。所以,要學一個新領域,就要聽聽業內專家怎么講,按照專業道路,或許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抄現成的作業,或許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