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分析
6月的3個核心目標
1.完成EAM新功能上線切換——完成
2.確定健康管理系統構成,繪制架構圖——完成
3.《重塑心靈》筆記整理成表征——未完成
二、各領域情況分析
工作
牽頭編寫《工業物料公司統一審核流程》
對接財務部確定工業物料降庫存核算方式,調撥折價方式
完成EAM新功能上線切換
跟蹤工具備件國產化進度,對接供應商討論備庫條件
匯總各基地呆滯物料,搜集調撥需求
組織工廠去福特一工廠對標
參與公司工業物料年中盤存,完成專項減值賬戶轉移
其它日常工作
健康
構建健康管理系統架構
早飯、廣播操、睡前刷牙
社交
拆書幫團建活動,玩密室桌游
參加知識分享活動——不良資產、銷售技巧、學習方案
帶領拆書幫周末現金流游戲
參加朋友生日聚會
生活
每周進行個人5S
記錄收支,定期核對
興趣
《地球脈動》《樂高蝙蝠俠》《天地無用》《天使之翼》《Planet Earth》《質量效應:仙女座》劇情視頻
素質
完成五月回顧
0603翻轉課堂之辨析判斷與評判
開始系統學習記憶方法,掌握十大方法,背誦00-99數字代碼,找到四組地點,圓周率100位
復習《小狗錢錢》筆記
檢視閱讀《被賦能的高效對話》
了解第一性原理
持續進行:
周回顧
周計劃
豐盛日記
反思日記
時間開銷
日行日課
日計劃及群打卡
三、問題分析
1.寫作、輸出效率低
回顧整個上半年,只有月度回顧算是基本完成了,其它重要的個人文字總結輸出則基本都沒完成,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往往是卡在了某一個點,再進一步則是不切實際想要一次就做到全面、完善的幻想。比如計劃要寫的《為什么要擁有個人管理系統》,草稿已經打了幾遍,仍然覺得沒能涵蓋個人管理系統的所有價值、意義、聯系,于是卡在其中一個細節當中無法推進,很快新的事情又來了,注意力被轉移,事情就擱淺了。
關鍵解:降低預期、留白、分解
解決措施:
摒棄完美主義,放棄一次將所有內容說清楚的想法,想到多少寫多少
把寫作的目的定為“梳理自己的思路和學到的知識”,而非徹底、準確的講清楚一個事情
把一個大的主題拆分成幾個部分寫,一次只寫一個點
2.感受到巨大壓力的同時,常常無法完成全部計劃
回顧踐行目標管理和行動管理的這個半年,無論是月計劃、周計劃,鮮有全部按時完成的情況,總是會幾項延后,甚至是取消。排除過量計劃和突發情況,大部分任務預留的時間是可以滿足自己去完成他們的,可是自己在感受到很大壓力的同時,并沒有全部完成。
仔細分析這個過程和原因
1)自己知道doit中有數百項大小任務待辦,所以難免心里有壓力;
2)自己在做計劃時只考慮了需要的時長,除非任務本身有外置時間節點,否則并未在開始行動時主動設置內在時間節點,導致實際完成時間往往大于計劃時間;
3)自己設定的任務不似外部輸入的任務要求那么剛性,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心很隨意,沒有投入全部、專注的去做;
4)因為多次重復這種超時的完成的情況,心里對周計劃、月計劃的完成時間非常不確定,潛意識對下一個時間周期的任務所需時間預估總是非常大,總會覺得時間已經被占滿了,導致心里壓力更大;
5)心理壓力大導致在執行過程中有畏難情緒,進而更加無法專注。進入負向循環模式。
關鍵解:內置時間節點、專注
解決措施:
制定明確的內心協議,每個行動開始前跟自己說清其時間節點和要達到的成果
將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當中,刻意練習專注力
四、思考與收獲
1.有意愿無目的,有模塊無劇本
源自對教練狀態的思考,即愿意盡可能的提供幫助(實則是“支持”),但談論的內容、期待的結果、解決的方式一定要是源自對方的,不能讓“提供幫助”成為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使之成為灌輸解決方案的借口。過程中會可能會使用一些工具模塊,但對對方的反映、談話的走向、最終的效果則不作預設。
2.做的越多,錯的越多,成長越多
前半句老早就聽過,不錯,當不需要拿出行動,并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時候,其實是最輕松的,容易維持一個高成功率、正確率的形象。一旦涉及到真正的行動,就有可能犯錯,被批評被嘲笑。但再一想,成長的過程必然伴隨著實踐和試錯,旁觀固然安全,但也只能當個觀眾。更殘酷的是沒有人能永遠當個觀眾,因為即便可以當他人生活的觀眾,卻不能當自己生活的觀眾,終究要為自己的生活責任。
3.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共同看到之后的不同選擇,而是能否看見更多的可能
五、7月重點任務
1.探索知識管理方法,搭建基本框架
2.完善健康管理系統構成
3.輸出目標管理相關文章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