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回顧與分析

一、整體分析

上月的3個核心目標

1.探索知識管理方法,搭建基本框架——完成
2.完善健康管理系統構成——完成
3.輸出目標管理相關文章一篇——完成



二、各領域情況分析

工作

對接上海人脈 了解最新設備管理思路
工業物料庫管工作量分析與工廠定員標準
確認物料跨區域調撥折價方式
修正BOM/SRM/ERP內工業物料名稱
工業物料工作獲得肯定
完成工業物料半年工作專題匯報

健康

室內出汗運動
鍛煉PC肌肉
冥想15次
早飯、廣播操、睡前刷牙

社交

參加紅巖陳列館黨建活動
給朋友分享目標管理框架
參加拆書幫活動兩次
現金流游戲一次

生活

每周進行個人5S
給爸媽買禮物慶祝結婚30周年
夏季斷舍離
更換新電腦,配置雙顯示器,提升工作效率
購置捕鼠設備,保證辦公環境整潔
記錄收支,定期核對

興趣

看《悟空傳》首映
了解印度綜合國力
《比特幣的崛起》
《權力的游戲》S7
《軍師聯盟》

素質

完成6月回顧
翻轉課堂——覺察
完成記憶九段5節課學習
書寫《為什么要擁有個人管理系統》
完成7月教練課程并組織復盤
參加公司《演講與匯報》培訓

閱讀

《數據戰略的攻與守》
《偉大CEO四大特質》
《INTJ自救指南》
《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積極主動》
《執行力差的根源在哪里》
《如何用系統的方法實現少做多得》

持續進行:

周回顧
周計劃
豐盛日記
反思日記
時間開銷
日行日課
日計劃及群打卡


三、問題分析

1.內置時間節點實踐效果不佳

之前發現了內置時間節點的重要性,但一個月以來實踐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不好操作,在任務開始時不記得要設置時間節點。

解決措施:
◆在顯著的位置標識出來,如電腦桌面,doit等

2.壓力與拖延的矛盾

一方面仍然感覺到持續的壓力,總覺得很多事情要做,另一方面在具體執行時,若非臨近時間節點往往又覺得這事回頭做也來得及,陷入拖延。直至堆積到一起形成一個任務波峰,再在巨大壓力的驅動下去行動,進而透支精力和意志力,完成這一波后什么都不想做了,再次陷入拖延,如此往復循環。

解決措施:

◆踐行全搜集原則,認真進行維護,真正的相信自己的doit外腦系統,從而保證大腦可以放下所有疑慮專注的執行當前的任務
◆踐行2分鐘原則,對于能馬上做的事情,即刻行動
◆利用內感官主動調整任務的距離感知


四、思考與收獲

1.引發情緒崩盤的往往是小事情

面對大而重要的麻煩要處理時,往往是沒時間感受自己情緒的,等它們處理完,帶著疲憊的身心結果又發現突然碰到了小的麻煩,或者很多小事情沒做、沒準備好做、沒做好,這時候負面情緒就會在這個導火索下爆發出來。而如果事前就把這些小事情提前做了,小麻煩提前預防了,我們就能安然進入正向循環。

2.竭力構建便捷易用的信息分類參照系統

事情沒法推進或效率低的重要原因是過程信息的缺失,其背后的問題是信息管理的缺失,比如原本打算今天給一個人打電話,結果發現上次隨手記電話的那張紙找不到了;比如正在進行的工作需要一個數據,結果不記得那個數記錄在哪個筆記本的那一頁上了,然后花了大量的時間把所有的筆記本翻了一遍才找到了那個數據……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背后的原因都是一樣的,而解決的辦法都是建立便捷易用的信息分類參照系統,從而使我們能在需要時快速的找到需要的信息。

3.以解決問題和應用場景為導向進行學習和思考

知識一定是與實踐結合后才能產生價值,由此推導,相比于單純的學習知識,更高效的學習方法一個是以問題來引導學習,另一個是將學到的知識主動聯系到具體的場景。因為其本質都是建立了知識和實踐之間的聯系。

4.識別自身的隱性循環(系統),找到關鍵解

我們的生活其實是相互關聯一環扣一環的一整個大循環(系統),一個重復出現的問題,往往預示的其背后的整個循環存在問題,這個時候單純的關注那個問題本身常常收效甚微。而利用元認知結合系統思維從更高的視角觀察自己的整個生活,先覺察到整個大循環(系統),理解其運行方式,再去尋找能四兩撥千斤的“系統關鍵解”,往往會事半功倍。


五、下月重點任務

1.搭建知識(信息)管理系統
2.完成1-1拆書
3.讀完《躍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