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章:變統治為民治

正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雖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譯文:

人民所以饑餓,是由于統治者吞吃稅賦太多,因此陷于饑餓。

人民所以難治,是由于統治者強作妄為,所以難以管治。

人民所以輕死,是由于統治者奉養奢厚,所以輕于犯死。

只有清靜恬淡的人,才勝于奉養奢厚的人。

【體悟】

從有部族首領開始,就開始有食利階層、統治階層,就有階級分化。

就有了一部分剝削另一部分人的情況。

尤其是靠暴力維護的王權以及國家建立之后。

剝削剩余價值這個事情,研究的很多,終歸是不能太過分。

太過分的情況,一般發生在:1、對外戰爭,汲取份額加大;2、統治失序,分配失衡,出現各個利益集團重復汲取、加碼汲取的現象。

怎么預防呢?

很簡單,人民愿意讓渡一部分財富給予國家,是為了國家能夠更好的保衛某些權利不受侵犯,這是一種社會契約。

至于讓渡多少,這個決策機制,也是人民做出的。

人民要當家做主自己的事情,人民要自治,而不是臣服于某個暴力或者專制的君主。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