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七十五章——無以生為,賢于貴生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食稅:征稅過多。有為:政令繁多,管制太多。求生之厚:奉養奢侈。

無以生為:不求厚養生命。賢:勝過。貴生:厚養生命。


人民之所以遭受饑餓,就是由于統治者征收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飽受饑餓之苦。

人民之所以難于統治,是由于統治者多事妄為,政令繁苛,使人民無所適從,所以難于統治。

人民之所以不珍惜生命,就是由于統治者搜刮民眾,追求奢侈享樂,令百姓難以生活,所以只好以身試法。

那些恬淡自然,不刻意養生保命、有所作為的人,要勝于那些貪生怕死,追求名利的人。


本章老子所談論的還是他的政治觀點,民生問題。他認為統治者對百姓征收過重的賦稅、制定過多的律法,以及享受奢侈的生活就會造成百姓的“饑、難治、輕死”等結果。認為只有減少賦稅,百姓才能富足;只有減少政令,百姓才能服法;只有不貪腐,百姓才不會胡作非為。

上層在用度上,應該盡量節儉,省一點錢,這樣也就不用收那么多的賦稅了。拿走太多百姓的勞動成果,就相當于是奪取了他們的食物,讓他們難以果腹。民眾也會心生怨恨,因為拿走的都是他們的心血,這樣下去一定會引發禍亂。

百姓是否難以管理,取決于統治者如何管理,如果像隋煬帝那樣,好大喜功,欲壑難填,那么必然烽火四起,百姓難以治理;而如果想漢文帝那樣,無為而治,勤儉清凈,那百姓自然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自得其樂。

“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是老子對于有為的否定,是老子所堅持的人生態度,只有淡泊寡欲,不追求奢侈生活,才是真正的善于養生,才比那些“有為”“求生之厚”的人更勝一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 是以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 是以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輕死。 ...
    星球秀場燕子閱讀 345評論 0 1
  •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道形圖閱讀 340評論 0 4
  •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
    溪子百家閱讀 127評論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維提高你的勝算 以前的我是風險厭惡者,不喜歡去冒險,但是人生放棄了冒險,也就放棄了無數的可能。 ...
    yichen大刀閱讀 6,088評論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時42分農歷: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時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當月節氣:立冬...
    石放閱讀 6,907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