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課作業,題目:如何與負面情緒大的家長溝通?
R
溝通力--傾聽力-理思路,2.4“理思路”,書籍篇章8.1~8.2“多角度看問題”+“重復對方的信息”。本次作業便簽數量4,合計43
R摘自《拆出你的溝通力1》作者:趙周。
I便簽
在與負面情緒的婆婆媽媽溝通,,特別容易因為對方的話里有針對自己的情況而立即想反駁,陷入”對事不對人”“對人不對事”的怪圈里,那么婆婆或媽媽在表達負面情緒時,尤其針對個人的負面情緒時負面評價時,她到底想表達的是什么?她們為什么會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如何與她們此時去溝通?
A1便簽
婆婆去年在北京時,每天老公回家都與他報告家里哪里壞了,拿給她做了勞動,身為媳婦兒的我哪里做的不合她心意,她今天如何有不順心的事情,尤其在挑我毛病時,我當時就想反駁她,心里的潛臺詞是:你個老太太天天打我小報告,我跟你兒子關系壞了,就是你挑的。有時實在忍不了了,也會跟她說一下注意少講話都不好她,她又會反過來告訴老公:你老婆不讓我說她
A2便簽
1婆婆每天強調環境(人與事)多么惡劣,她如何辛苦,現在想來是老人家想表達自己的價值,理解其這么表達的背后原因。我以后的回應方式是:“媽媽,你真是辛苦/太重要了,你看這個家被你打理的井井有條,我省了不少心啊!”
2在婆婆指責我時,應理解她這樣說不代表覺得我哪都不好,而此時我要在她引以為豪的領悟重申自己多厲害,那就是沒明白她們為何如此表達,所以此時的回應是:“媽媽,你是專家(家務/帶小孩子),所以這部分交給你,我太幸福了,剩下的,孩子教育,優化家庭,娛樂計劃交給我,這樣我們家在小區里一定是最幸福的家庭”這里面用到了受眾價值觀的分析
3一定不要以為自己很糟糕,也自己溝通。自己在家里的長處是什么,不惡性競爭,調節家庭氛圍,找到自己價值,不因別人不滿意而對自己不滿意,破壞完美幻象
4多參加一些家庭成長的沙龍論壇,在分享與別人分享中獲得更多靈感。
5在與婆婆對自己不滿溝通時,可以反問:“我這樣說或做是否讓您覺得無力/沒被尊重/生氣?”然后理解她的情緒,提出自己的想法,認同or認同不遵守or不認同補充or不認同,以開玩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