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課作業,題目:如何與負面情緒大的家長溝通?
R
知乎文章《如何與內向又滿是負面情緒的婆婆相處》本次作業便簽數量4,合計47
I便簽
這是上周課后,關于“如何與負面情緒的長輩溝通”這一課題搜索了大量文章,其中比較全面的一篇。除去上周的總結的“順情順贏好感理思路”外,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引導力”,就是如果我們知道了對方的價值觀,如何將其引導到“為我所用”的地方,什么情況下適合做這個引導?為什么做這個引導?比如情緒正大的時候不適合做引導,應該認清自己的價值觀范圍,抓住機會,見縫插針
A1便簽
比如前幾年帶孩子時,會一邊擦地一邊跟老公抱怨:“我在你們家就是個保姆”,老公有時會打趣:“你就是個保姆,還得給你發錢。”對我就是說:“我在你們家干任何一點活都是不甘心的。”我當時的回應是沒聽見,她卻認為我越沉默,越是“冷處理”跟老公愈發“撒嬌”得厲害,每天老公回家都抱著說到深夜。
A2便簽
待婆婆在我產后來京后,主動與其交流做家務的事,對老太太想強調自己為這個家做了許多事卻不甘心的心態,同時又舍不得讓我們花錢雇保姆的價值觀和,主動地在她做飯擦地帶孩子之后大力表揚她,比如:“您做的飯又好吃又省錢,關鍵是正吃了你的飯身體健康不少”或者是“您辛苦了,這些事情請來做少說也得4000多,你這是在為我們小家庭創收啊”
2在她在意的個人尊嚴問題上也多借寄引導,比如是否出游,問問她的意見,主動的問媽媽:“尊重你的意思,你想怎樣我們聽您的”這樣一步步的將其被尊重的需要散在日常生活。
3見縫插針地還要總結升華一下,跟其主動談談啊,我們因各種原因確實需要她做基礎家務,另外在哪些事情非常尊重她,讓她平衡,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與被重視的程度
4進一步鋪墊,有些沖突的觀點。自己不去做的家務的原因是為何?與上面的“尊嚴”和“保姆”并無關系,希望她不要較勁,去理解支持和成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