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親愛的森寅:
見字如面。
關于家族一事,我也基本是沒什么概念的,父母那一輩的兄弟姐妹多,所以我們這一輩的堂兄弟姐妹也多,但也僅限于官方關系。
我用官方來形容我們這一輩的老表關系,是因為雖然人多示眾,但平輩間的感情卻沒有上一輩那樣的情份。
二十多個老表里,各自成家立業,散在中國不同的地方,大家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圈子,有的幾年不聯系一次,見不上一面,有的一年見一面,能聊的也廖廖幾語。
時間是個神奇的東西,它可以沖淡一切你認為重要的東西。
比如親情,比如愛情,比如友情。
有很多你曾經執著的,念念不忘的,糾纏不放的東西,自我的他人的,都慢慢淡了散了。
有時覺得,中國是個神奇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我們,也是一些神奇的人。
父母那一輩的開枝散葉,到我們這一輩的漸行漸遠,再到下一輩的獨一無二,在你還沒覺察的時候,我們就都活成了獨行俠的模樣。
大家都在感慨,為什么物質條件和生活環境更好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反而越來越淡漠了呢?不僅是社會關系,同事關系,表親關系,我們身而為人的一些情感,好像有一部分悄悄被冬眠了。
鄰里走動,親戚走動,包括家人走動,都漸漸少了。
記得小時候,我父母這一輩,每次紅白喜事,最少十桌宴席起,大家熱熱鬧鬧。但等到我們成家立業,到我們這一輩,情分雖在,滋味卻少了,再沒有小時候記憶中那種純粹的悲喜了。
我們變麻木了,也冷漠了,所以我用官方一詞來形容我們這一輩的人與人之間的情分生疏。
可以想象,若有一天父母故去,那些表親關系,應該會斷在我們這一代手上。
我們沒有承接上一輩的感情,所以也無法開啟下一代的熱絡。
雖然現在計劃生育可以生二胎,但我應該不會考慮再要一個寶寶。我家姐姐是個獨生子女,我幾乎可以預見到她那一輩的孤獨。
成人世界,每個人都要學會與自己相處,這是誰也無法回避的現實。
可每當我想到,若有一天,我和她爸故去,留姐姐一個人在這世上,心中就會莫名涌上一股悲愴感。盡管知道她也許會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但在我的感情上還是有些不能釋然。
我不想看到她孤零零的一個人在世上,精神和現實世界無所牽絆。
我希望她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有聲有色,有她純粹愛著的人,也有純粹愛著她的人。
我的個人性格,應該是有些慢熱的,不太習慣用力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所以生活中,很多人說我是個溫柔的人,但其實嚴格來說,我應該是個內斂的人。
我習慣性的把我的內在收斂的很深,很少在生活中表達出來,即使會用文字表達,我也會與現實隔開。
我在簡書上寫字,寫信,基本沒有熟悉的人知道。
我喜歡在現實里與人保護距離,即使在網絡上,我也習慣距離感。
哈哈,突然發現孤芳自賞這個詞挺適合我的。
我喜歡這樣的距離感,像是有些秘密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即使在網上被陌生人看到,我也一樣釋然,因為陌生人對我一無所知,所以不會在意我情緒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所以即使有人看了我寫的文字,發表了一些言論,我喜歡聽的,我就好好聽聽,不喜歡聽的,也就一笑而過,因為是陌生人啊,所以傷害不了我。
現實跟網絡的距離,在我這界限很清楚,我自己選擇我想看到的聽到的或見到的東西,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我不會有你那樣的困攏。
我之所以在網上寫字,除了喜歡寫字以外,就是為了記錄自己的一些情緒而已。
就像我們寫信,因為之前是陌生人,因為距離感,所以神秘。也因為有來有往,雖然大多時候都是自說自話,但卻有了儀式感。
來而不往非禮也,期待你的下一封信。
你親愛的二姐? 樂思源
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