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次的談話,我覺得對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這幾日總會在空閑時間,想到老師說的一句話:你這次的低能量值期,最主要原因來自于親密關系。而在這流年時期,有親密關系,必然是短命的。如果你學過這些,提前看到事情必然如此,也許不會像現在這樣痛苦。
當時聽完不覺得什么,只是認為老師講的確實如此:如果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問題就不會卡在一點上過不去。但是隨后我突如其來的對命理學和陰陽五行學說感興趣(從過往經歷來看,誰知道這興趣是不是曇花一現),進而發現這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之時,慢慢地有種感受升起:我的能量模型天生就帶來、名字若不改會伴隨一輩子、每年的五運六氣老天爺已經設定完畢。除了研究自己的能量模型并且順勢而為之外,人生是不是就跟板上釘釘一樣就這樣了呢?無論再怎么順勢,貌似也離不開命運多遠?
然后腦袋里就浮現出一些碎碎念:一個人追求自由,追求不被命運所束縛,不修行根本不可能實現。當我仍然認為自己是個與世界對立分離的個體時,“我”、“我的”等心理結構必然構筑了生命的底層,那么我必然有“我的命運”,而在命運巨輪之下,根本沒有自由可言。同樣的,一旦實際體驗到萬物一體,不是在這里碼字說“聽說實相是萬物一體”,那么自由也就不必再去追求——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不自由的是誰?
不過了解到這一點,并不影響我們通過繼續學習陰陽五行來加深對自己的明晰。因為修行之路漫漫,作為習性反應深重、心靈粗鄙不堪的個體而言,了解自己的能量模型也是在幫助調整自己的狀態和讓自己格局變大的一種途徑。
那么只要不停地談論修行,參加過閉關是否就是修行之人呢?不見得。此時此刻不修,不是綿延不斷地修,即非修行人。就像我,參加過兩次內觀禪修,每次入關,都像發動機啟動一樣;每次出關,都有一到兩個月的早晚打坐、作息規律的好狀態時期。但是時間一久,重回習性反應不自知,懶惰到考驗一來什么都忘記,義憤填膺懟天懟地懟空氣,狀態差所以橫著走,污染自心也污染他人。那就不好意思了,我自己都重回習性的自動化反應,命運就更加毫不客氣地接管我的盛衰起伏:你曾經總是不打招呼沒有告別就離開一個工作關系是嗎?好,現在給你安排一段讓你不明就里無疾而終的親密關系。痛苦嗎?那就苦著吧。
有位禪師的比喻說得好:如果不是無時無刻綿延不斷的禪修,那么你的修行就會像是從幼兒園修到小學,然后停下來。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來了,重新從幼兒園開始,然后又停下來從頭開始……很多人一輩子就這樣過去,永遠也修不到大學課程。
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