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末跟萊拉復盤,我說,四年來我在兩個地方犯了大錯誤。
第一當然是產品模型不能一擊而中,從游記到攻略,從大周末到小周末,戰術層面的優勢掩蓋不了戰略層面的劣勢。
第二是創業的節奏感太差,從天使輪的150萬¥到A輪的1200萬¥,相隔了整整18個月。途中對產品花的時間太多,推廣一直沒能跟上,以至于連續錯過四波推廣紅利:2012年的微博大號推廣,2013年的安卓應用市場與粉絲通,2014-2015年的微博九宮格。要知道這四波紅利初期都能做到1元CPA……即便產品模型不夠好,但我家的留存率一直居于同行前列,全盛時的次月留存超過40%。如果在三年內能連續拿到三四千萬¥的A輪和A+輪,推廣跟上潮流,2015年激活過1000萬,日活過10萬,然后再拿一筆三四千萬¥的B輪,就能從容探索更好的產品模型,哪里至于像現在過得這么窘迫。
但結果是三年只融到1350萬¥,只夠艱難維生,眼睜睜錯過紅利期。
2、
2014年底,蟬小隊被攜程控股,沒法再談融資,A輪的1200萬¥也快花完了。除了把公司賣給攜程,沒有別的出路,當時也真心看好周末產品市場。
不過,相比做攜程周末,我更大的心愿是就此將蟬小隊托付給攜程,即便我沒做好新產品,他們也不會急著找工作,愿意留大公司的留下來,不愿意留的便騎驢找馬。我對蟬小隊的感情遠遠勝過對創業的執念。
當時想,周末就是我的最后一戰了。做不好,就回成都去過間隔年。
果然又沒做好……
時至今日,周末市場(不包括美團這樣的大平臺)所有APP的日活加起來還不到8萬。這是個深不見底的坑。
更意外的是,蟬小隊適應不了大公司,而我居然又拿出了新的旅行產品計劃,2015年末集體出走,成立新公司“球球科技”,一個人都沒留在攜程。HR當然會來挖我們的人,不不不,加薪50%升一級再發股票也決計不留。
這次出走,代價慘重。我個人放棄了價值500萬¥的期權,蟬小隊合計放棄了價值1000萬¥的期權……你說我們愛錢不愛錢呢?當然是愛的。但在大公司繼續干4年換這筆錢,我覺得有點折壽。幾個核心成員也表示,如果我先走,他們干滿一年根本沒可能,還不如跟著我再玩一票。
這倒不是說,我對攜程有多大意見,其實并沒有。攜程是挺正常一大公司,不臟也不亂,我只是厭惡天底下的大公司罷了。再說我們這種強產品基因的小團隊,和攜程這樣重銷售驅動的大公司,天生不搭調,遲早各行各路。
3、
我做的新產品,5月剛公開,大家都知道是“氫氣球旅行”。
氫氣球旅行分兩個部分,比較小的一部分是已經上線的“快速攻略”,包括“旅行榜單”與“行程編輯器”。收藏旅行榜單,自動生成行程,我認為它是手機上唯一可用且好用的行程工具。
比較大的一部分,代表我對旅行攻略乃至旅行市場的預測,還沒發布,正在悶頭摸索,也是接下來融資的關鍵。
在Quake離開后,凌曄是我的技術合伙人,萊拉是運營合伙人,冬青是市場合伙人。雖然Quake離開的損失無法彌補,但整體上來看,蟬小隊比過去更強大,我也比過去更厲害。
話雖如此,Quake曾經帶給我的同齡人的精神支持不再存在,團隊里新加入的90后和我這個70后也頗為疏遠。我比以前更孤獨,而腳下的路也更加難走。我相當理解Quake苦戰四年,累了,倦了,離開了,我又何嘗沒有放棄的念頭呢?唯一的區別在于,我還有一個計劃,我還被產品經理的意淫所激勵著,翻來覆去地看著手上這張牌。
6月,蟬小隊減員至20人。士氣不免受挫,但戰斗力依然維持。我一直相信我們是國內最好的產品團隊之一,現在的作品并沒有充分展示蟬小隊的實力。能不能證明這一點,就取決于產品天狗大神的圣光庇護了……
我愿意獻祭20個月亮來取悅你。
4、
去北京出差談融資。
想了想,球球科技窮啊,就選了300多的快捷酒店住下。媽逼的洗澡水又小,又沒手機WiFi(只給電腦配置WiFi),我很生氣,心想自己都快40歲了,出差還住快捷酒店,我他媽的丟人不丟人啊?
自己選的苦水,自己咽下去。畢竟我對行業身價的判斷是“百萬年薪,期權另計”,如果找一家大公司,或是能開得起這個價的公司,出差當然住1000+的酒店,但我喜歡大公司嗎?當然不喜歡。豈止是不喜歡,簡直就是厭惡大公司病,開會超過5個人我他媽就直翻白眼,恨不得沖在座各位吐口水趕他們走。既然如此,只能自己創業咯,創業不成功那還能怪誰?當然怪自己挫。拿低薪住快捷酒店都是活該。
活該!
活該!
活該!
白眼像天體運行一樣來回轉了好幾圈。
這時你感到納悶了,略有些懵逼,你問我,媽逼的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哪里有什么中心思想,就是突發性的話癆,想到什么說什么。既然不能談正在悶頭探索的項目,就只能東拉西扯講革命家史咯。
下午預約的見面時間快到了,就此打住,日后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