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關(guān)于請六小齡童老師到春晚的呼吁微博里異常高漲,順帶引起了一波關(guān)于電視劇86版《西游記》以及《西游記》原著的討論,當看到某論講86版《西游記》隱藏原著內(nèi)容刻意優(yōu)化孫悟空,未拍取經(jīng)后孫悟空首回花果山大開殺戒。鑒于之前認真讀了原著,所以于此談談自己的見解。
誠然,原著里, 孫悟空回花果山的確“大開殺戒”,但亦因此可看出孫悟空的確是捍衛(wèi)家園族部、愛憎分明的大英雄。
首先回顧原著——孫悟空取經(jīng)后因與師父爭執(zhí)被攆首度回到花果山,旦見山被燒灼的一片焦黑,枯枝殘垣,滿目瘡痍,猴子猴孫不知所蹤。見此凄涼,孫悟空禁不住滿眼垂淚,后找到一只猴子,經(jīng)詢問得知,孫悟空被擒獲后,二郎神放火燒山,之后一伙強盜趁火打劫,常常到花果山射殺猴子,不僅“剝皮烹尸”,吃不完的還要“制成肉干”用于買賣或當作酒菜,已將滿山的猴子捉殺大半。孫悟空得知后極端憤懣,故而趁那伙強盜再到山打劫施法殺之以牙還牙。近期見此情節(jié)被斷章取義,斷章取義者講“原著里孫悟空取經(jīng)后首回花果山大開殺戒后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但請注意,孫悟空殺的是什么?是趁火打劫的盜寇,是殘忍屠戮族眾的兇手!是與之具備血海深仇的暴徒!捍衛(wèi)家園令其擺脫劫難,保護子孫免之慘死災患,何罪?何錯?
斷章取義者往往只肯片面地講“吃人”“殺人無數(shù)”“大開殺戒”,但試想:倘或一伙暴徒趁你家園被毀之際淫掠你的家族虐殺你的子孫更意圖滅你滿門,請問,你得知后是選擇拿起武器還是放流任之?哪怕你皈依佛門,你是否能像你之前想的一樣去平心靜氣不聞不問假作不知?孫悟空的確取經(jīng)后回花果山仍舊開了殺戒,然而他殺的是趁火打劫的盜寇,屠戮猴子猴孫的元兇,與之血海深仇的暴徒。殺的理所應當,光明正大,快意恩仇。為家園戰(zhàn),息侵略患。豈非極其正義之舉!況,懲惡揚善,懲惡揚善,若縱惡不懲,何以揚善?
印象里,那傷懷家園滿目垂淚的孫悟空是心目中最血肉真實的猴王,那得知部族悲慘遭際后恨得切齒果斷報仇的孫悟空是最愛憎分明的猴王,那絕不縱惡以彼之道還治彼之身的孫悟空是心目中永恒的懲惡揚善的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