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章也需要三種鏡,逐字讀是顯微鏡,通讀后對比自身是平面鏡,跳出來站在三篇之前的閱讀,是望遠鏡。
學習分為焦慮性學習和目標性學習,本周三篇文章的主題分別是職業的四要素、兩種策略和三個階段…現實理想主義
大部分人對現實的態度是,手頭上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了。思考的不是“我的目標是什么,我怎么跳出這個坑”,而是焦慮“我靠,我得學點什么”
四要素讓你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兩種策略提醒你現在的處理方式,三階段告訴你未來是好的,但是需要現在做起。
焦慮和目標最大的區別是,焦慮是無方向的,目標是有方向的。焦慮越多你越沒法想目標。越是下意識的學習新東西-抓著一個就不放,然后看別人學,再換一個。
目標性學習的思路是
1、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目標是希望成為某人那樣,那么她的成功要素是什么?
2、我今天學習的東西和達到那個目標有關系嗎?
3、如果有關系,現在的方式是最好的選擇嗎?
4、下一步我該做點什么?
問題回答: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能力的全方位提升。畢業后在國企做了三年了,感覺論資排輩太嚴重,晉升有點無望。所以想趁寶寶小另找工作不方便照顧她的這段時間,好好提升自己,為跳槽做準備。
我要提升的主要是邏輯能力和溝通能力,所以我參加了情商訓練營,收獲的主要是了解和認識了自己的情緒,開始關注它接納它。幸得tony同學的慷慨和大家一起學習超級個體,目的是收獲更清晰的職業和個人的發展。一直想提升邏輯能力,正好有個筆記訓練營,就報名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