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9日,外公離開我們整整二十八年。很多次想提筆寫寫外公,又總擔心寫不好,所以遲遲未敢動筆。
直到清明回老家給親人祭墳,媽媽把收藏多年有關外公去世的報道交給我,讓我上墳時燒去,說她年事已高,不便保存??蛇@二十八年前的報紙幾乎絕版,我舍不得燒,便收起來,告訴媽媽交由我來保存。
又重新讀了一遍有關外公去世時《延安報》、《陜西日報》、《人民日報》上刊登的報道。當時的我年齡尚小,并不知道外公做了什么,只覺得外公格外溫和慈祥。
小時候,每周日爸媽都會帶我和姐姐去外公家。外公家在延安市南橋很高的山上,每次上山都一路氣喘吁吁,但內心雀躍無比。因為一到外公家,外公和外婆總是笑瞇瞇地摸著我和姐姐的小腦袋噓寒問暖,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零食。外公會親自下廚,做噴香的清燉羊肉或雞肉燉蕓豆,外婆也會做拿手的煎餅卷菜和蕎麥饸饹。每次離開外公家,我和姐姐都挺著圓溜溜的小肚皮蹦蹦跳跳,格外心滿意足。
自我懂事起,外公每年過生日我就想著給他送生日禮物,讓他高興。從小喜歡畫畫做手工的我會提前幾日給外公用硬卡紙精心制作生日賀卡,生日當天送給他。每每收到禮物,外公都特別開心,對我夸贊有加。還把生日賀卡用圖釘釘到窯洞最顯眼的一面墻上。家里只要來客人,他逢人便夸:“這可是外孫女送我的生日禮物?!笨粗夤荒槤M足與幸福的模樣,小小的我也有了一種了不起的成就感。
上初中的時候,一得空我就會溜達到外公政協的辦公室玩,外公便放下手中的工作跟我聊天。每次臨走之前,他都悄悄告訴我筆筒里有零錢,讓我自己拿去買零食吃。后來跟姐姐說起此事,她說外公也是如此跟她講悄悄話。我倆感慨,還是外公最懂小孩子的心。
每次回外公家,他只要有空,便會拉著我和姐姐盤腿坐在炕上,給我們講羊羔跪乳、烏鴉反哺、臥冰求鯉之類的典故,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與人為善。那時我們年齡尚小,似懂非懂,但外公的話卻始終銘記在心,也受益終身。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感慨,這是他給予我一輩子最大的財富。
外公去世后,讀了多遍有關外公的報道以及他的日記,外公的形象在我心里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他在日記中寫的終身不悔的幾件事,常常讓我感動又敬佩。他說,“我一生中做對了幾件事:槍炮聲中參加了革命;在同齡人鬧離婚的浪潮中,我帶妻子兒女進了西安;兩次拒任縣團級,一頭鉆進文史資料;多次拒絕組織分配的住房,將房讓給更需要的同志;身患癌癥不愿給組織增加負擔,能節約絕不浪費;遺囑提倡薄葬,不給組織增添麻煩…”從外公身上,從他友人的字里行間,我看到了一個大公無私的普通人,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一個光明磊落的共產黨人。
除此之外,我覺得外公一生中最成功的事,莫過于經營了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將六個兒女教育的懂事孝順,寬厚待人,團結而友愛。媽媽和她的弟妹們善待老人,彼此之間相親相愛,互相關照,這種情深意重的手足之情經常讓我等小輩羨慕不已。
這就是我的外公—劉光,一個“心中有大愛,肩上有擔當?!?,一個有著光彩熠熠靈魂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