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黑夜,春夏秋冬。
日子,如冬日里掉進掌心里一顆晶瑩的雪花片兒,還沒來得及定睛看清楚它的獨一無二,它就開始融化,消失,蒸發(fā)。
昨晚看到孩子們的班級群里通知關(guān)于今天拍畢業(yè)照的事情。
記憶瞬間被拉回到16年的秋天,兩個對外界充滿無限好奇的小身影手拉手走進了校園。
四年的幼兒園生活馬上就要在這熱烈的夏日里結(jié)束。
四年里圍繞每天起床,穿衣,洗刷,吃飯,上學發(fā)生過N個版本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旋律因我所呈現(xiàn)的生命狀態(tài)不同產(chǎn)生過N個不同的結(jié)果。
“不想上學”是頻繁出現(xiàn)的“難題”,尤其是周一的早晨。
昨天早晨哥倆吃完飯,拖著尚未完全蘇醒的身體跑到玩具區(qū)趴在凳子上。
我邀請他們出門,哥哥低語道:“我不想上學。”弟弟馬上附和:“我也不想去。”
那個當下猶豫片刻,我做了一個決定。
我跟哥倆說,“我去車里面等你們,你們走的時候把門關(guān)好就行,沒問題吧?”
哥倆盯著我看了一會兒,嗯聲回應。
我就換上鞋,虛掩著門。悄悄地跑到二樓聽他們的動靜。
期間,有人下樓,聽到動靜的他們把門關(guān)上,本以為他們會很快就出門了,結(jié)果還是遲遲沒有要出門的意向。
既然做了決定,我繼續(xù)平靜地在樓梯上等了十幾分鐘,直到聽見哥倆歡快的關(guān)上了門。
有說有笑地開始下樓了。
我連忙上車,但實際他們下樓遠沒有我想的那么快。
上車后,他們還在繼續(xù)激烈地討論著,“埃克斯的終極形態(tài)是。。。。”
就這樣一路到了幼兒園,自己打開車門下車了。
今天早晨開心吃完飯,我又跟孩子們說,“我先去車里了,你們關(guān)好門就好。”
哥倆,歡快地答應,還說:“媽媽我們以后都想這樣。”
我再次溫柔地跟他們確認:“就是我先去車上等你們,你們過會兒就下去,這樣嗎?”
哥倆高興地回答:“是的是的。”弟弟補充道:“還有你走的時候我們不想讓陌生人進來。”
“那我把門關(guān)上再下樓是這樣嗎?”
“是的。”
我同樣做好了無論多長時間,我都會欣喜地陪他們一起去學校的準備。
哥倆十多分鐘后開開心心地上車了。
這種方法我是第一次體驗,孩子們的反應,讓我有很多的感觸:到底是孩子需要我?還是我更需要孩子?
我是真正的看到他們的需求了?
還是我為了滿足自己的焦慮、擔憂之心不斷地在操控?
我是真得讓他們做自己了?還是我在按照我想要的樣子在要求他們?”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每當想起這句話心中難免有些傷感。
為這注定要來的分離,我愿意給孩子們不斷的注入信任的力量,直到他們可以勇敢活出自己!
(今天是第三天,繼續(xù)等孩子們上學,有一個新的覺察和收獲。
是需要建立好框架的。告訴孩子們最晚幾點出發(fā)不會遲到,如果再晚了,遲到是需要他們自己去面對的。
今天路上,我們?nèi)齻€也探討了一下,弟弟說:“媽媽,你以后告訴我們大針指到幾就可以。”
我家孩子還不識表。
自己選擇自己面對自己承擔。
我對我自己的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