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第一年入園,很多家長都糾結于選擇什么樣的幼兒園,一年前,我也糾結于這個問題,公立和私立,離家近的還是辦學質量好的,由于自己上班忙,沒時間接送,也為了讓老人寄送方便,于是選了婆婆小區里的幼兒園,從外部環境看,規模、師資、教學條件都屬于中等,就圖一個方便。然而這個看似方便的幼兒園,最終沒讓我們全家真正方便起來,最初的分離焦慮期,因為我沒有時間接送,所以看不到孩子最初一個多月哭鬧的場景,只是聽奶奶說起孩子頭一個月入園時經常哭,老師拍的照片里也看能看到孩子眼角的淚水,早上醒來,他第一句話是不上幼兒園,晚上我下班回來,看到他的第一句話也是不上幼兒園……我曾經懷疑是不是他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是很多人都說,新生第一年入園,哭鬧是常有的,正常的,過了分離焦慮期就好了,于是我就這么順理成章的進入了這第一個誤區,好在這個分離焦慮終于在三個月以后得到了緩解,孩子雖然也經常說不去幼兒園,但是在學校的笑容明顯多了,狀態也好了,家人心里也輕松了不少。
? ? ? ?緊接著,第二個誤區接踵而來,孩子從十月份開始,經常性的感冒咳嗽,剛剛治愈,到了幼兒園上了幾天課后又出現新病情,中間反反復復又誘發了肺炎,這個過程,現在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孩子的身體因為反復吃藥而日益孱弱,孩子看病吃藥的過程對我們來說更是煎熬和調戰,有多少不眠的夜晚,我都想帶著孩子遠離這個城市,給他找一個真正能健康成長的環境。在這期間,我也想過很多次,到底是哪出了問題,為什么一去幼兒園就反復生病,是不是幼兒園消毒不到位,是不是環境問題,但大部分又說,孩子第一年上幼兒園,通常都是上一年,病半年,于是我又在這個誤區里周旋了半年,中間孩子反反復復兩次肺炎入院,從一點口服液都不能喝變成了自己抱著中藥喝,從扎個手指能哭叫半天變成抽血、皮試、吊瓶輪番轟炸,有幾個夜晚,他從睡夢中驚叫著醒來,嚇的渾身發抖,我抱著他泣不成聲,那個時候,我真希望,所有的苦都讓我來受,到底怎么樣,才能改變這種情況。難道孩子入學頭一年就生病,這就是常態么,難道在孩子還未長大,而我們不能陪伴孩子的時光里,就只能任由孩子經歷這樣的磨難么。
? ? ?真正讓我崩潰的是在五月份,孩子所在的班里集體爆發了手足口疫情,由于我們一直生病在家,所以成功的躲過了這一劫,班里一時間很多孩子感染病毒,看著家長發的照片,我堅定了轉園的決心。于是我們又開始重新走上了選擇幼兒園的道路,一開始只注重外部環境和硬件設施的我們,經過走過的這些彎路,終于開始轉向關注起了孩子飲食結構、消毒衛生、班里孩子出勤率和園方教育理念等內部管理問題,才發現一個好的幼兒園,的確可以避免很多誤區。
? ?首先,孩子哭鬧問題,分離焦慮是必經階段,但是讓孩子哭鬧的原因,除了離開父母的焦慮,更多的是因為到了一個缺乏安全和愛的環境,一個好的幼兒園,懂得怎么去緩解這個焦慮,最快的讓孩子適應新的環境。我們原來上的那所幼兒園里,一個平時在家很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一入園就開始哭,哭到歇斯底里,家長實在看不下去,就轉了到了新的幼兒園,到了新環境以后,孩子一天也沒哭過。
? ?其次,孩子生病問題。雖然每個孩子體質不同,在幼兒園不比在家,孩子多,老師照顧不過來,生病不可避免,但是到了新環境以后,我兒子的身體的確大有改觀,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連鄰居見了都說孩子精神好多了。在河南多數幼兒園手足口等疫情肆虐的時候,這所幼兒園未發生一例手足口疫情,孩子因病缺勤的很少,園方從飲食結構上減少了豬肉等容易誘發孩子疾病的攝入量,多以素食和龍利魚等海魚為主,每天孩子飲食起居,老師也有專門的記錄,便于家長了解孩子在校一天的情況。
? ?最后,教育理念問題。過去選擇幼兒園時,我覺得教育理念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掛在校方墻上的一個宣傳展示,是招生手冊的一紙空文,很多家長看著這些理念去了,孩子得到了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照顧。但是到了新的幼兒園以后,通過和園長以及老師的交談,我覺得能把孩子教育好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認同孩子,在尊重孩子成長規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這和我們培育品牌是一樣的,任何東西都有自己的規律,脫離了這個規律,任何看似沒什么問題的體制都會出現大問題,只是時間的早晚。從園長的教育理念和從事教育工作的態度,我又看到了所謂的匠心精神,那不過是她愛這份事業,愛這些孩子,所以她會把她認為好的東西帶進來,帶到孩子身上,作為家長,我們有時候都做不到。我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也希望到這樣的環境里,但是我已經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只希望孩子在這片相對廣闊的天地里肆意生長。
? ?慌忙中寫這樣一篇東西,文字略顯粗糙,邏輯有些混亂,希望選擇幼兒園的家長們能避免我走過的誤區,讓孩子在步入人生第一課堂的時候,少些焦慮,多些接納,讓家長們能少些擔憂,多些輕松,在這相對不那么忙碌的三年里,盡情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