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間萬物的自然規律,大抵如此。
樹齡10年以上的茶枝柑樹,層層的花蕾表明,它也是有故事的女同學。
當它準備好以新的生命形態與你相逢,卻不一定是馬上。
它要積攢營養成就一些孩子,也就要舍棄另一些。海風啊,抓不住的你帶走吧,從此雖天涯相隔,卻明月共舞。
枳實,是指柑果成形之初,內里還未發育成熟,只有果皮沒有果肉的狀態。它一定是實心的,才叫枳實。有果肉的只能叫柑果。
別名還有:枸櫞、枳、木蜜、木餳、交加枝。
五月。恰好的季節做出來后,約黃豆大小。
藥性:苦、辛、 酸,溫。
枳實是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或者甜橙、柑的干燥幼果。夏初采后,曬干。
枳實具有破氣,散痞,瀉痰,消積的作用。治胸肚脹滿,胸痹,痞痛,痰癖,水腫,食積,便秘,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
苦酸性微寒,宿食易消除氣滯。濕熱瀉痢而后重,沖墻倒壁效更強。
1、用于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疼痛。急慢性消化不良,胃腸食積,飲食停滯。
2、用于治泄瀉下痢,如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
3、用于治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以益氣升陽舉陷。
4、用于治痰濕內阻或寒凝氣滯,以致胸腹間痞滿不舒等癥。
“真正的枳實一定是曬出來的,可以保留精油成分。越大,越不可能用太陽去曬,那種大果子你把它切開之后,它里面都是那種烤糊了的狀態,所以它已經是上過機器,而且是高溫烘的。高溫,對油脂的破壞非常嚴重。這個小枳實口含,對我們喉嚨痛特別的見效。”---茶文化大講堂專家組。
文 ?獻: 《中藥志》載 ?
(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編著 )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9年12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現代藥理研究:枳實有散結、止痛、抗菌、消炎之功效。
枳實可生用或者麩炒用,炒后的藥性比較平和。此外,枳殼的性味,歸經,作用和枳實同,但是作用較緩和,長于行氣開胸,寬中除脹。民間普遍用于咽喉炎、皮膚搔癢、傷口久不愈合、腳氣病如香港腳、手腳癬、婦科炎癥等。
用法: 煲水喝, 泡浴, 泡傷口、泡腳。
用量: 煲水喝用4-5粒(也可煲水泡菊花喝);
泡飲方式:
1.將枳實放入50ML小壺中(約3粒左右,適合1-2人飲用)。
2.沖入沸水,浸泡30秒,倒掉第一泡的茶水。
3.第二次沖入沸水,浸泡30秒左右,這時柑果的醇香就漸漸地從壺中散發出來了。
泡浴、泡傷口、泡腳則加大量5-6倍 ( 此處為為民間用量或經驗,視病情輕重而加減用量。)
枳實味苦,性寒。
易傷脾胃,所以脾胃虛弱及孕婦要慎服!!!
久服枳實容易損傷脾胃。
1、治療胃下垂。將枳實洗凈,加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時,待發脹變軟取出,剪為細塊,再放原液中煮沸1.5小時,過濾,濾渣加水再煎,共煎3次,最后將濾渣擠壓棄去;3次濾液,微火濃縮使成66%或132%濃度的煎劑。每日3次,每次10-20ml,飯前半小時服。
臨床治療21例,經服藥15-45天,痊愈8例,治后多數患者自覺和他覺癥狀減輕,腹脹、腹痛、便秘、胃納不佳、失眠、頭昏、乏力等癥狀消失。
2、用于胸腹脹滿。枳實理氣行氣作用較強,故一般認為有破氣作用,功用行氣滯、除脹滿,用于胸腹脹滿,常與、陳皮、橘皮等同用。此外,對食積不化、脘腹脹滿者,可配山楂。脾虛而見脘腹脹滿悶塞者,常配合白術同用;對病后勞復、身熱、心下痞悶者,可配梔子、豆豉等同用;寒凝氣滯而見胃痛者,可配合大紅皮、生姜同用。
3、用于胸痹結胸,以及痰多咳嗽,風痰眩暈等癥。既能理氣,又能化痰,對痰濕遏阻胸陽、胸陽不振、胸痹疼痛,可直接含服或煮水;用治痰熱互結、胸痞按之疼痛,可配黃連、瓜蔞等同用;對于痰多咳嗽、風痰眩暈等可配陳皮、半夏、天麻等同用。
4、用于食積停滯、便秘腹痛及瀉痢不暢、里急后重等癥。枳實苦降下行,功能消積導滯,治便秘腹痛,常配合大黃、厚樸等同用;治瀉痢后重,常配合木香、檳榔等同用。
5、枳實還可用于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癥,宜與補氣生陽之品同用。
6、它還具有升壓的作用,可用于休克的緊急處置。枳實對于心腦血管系統也有很好的療效,枳實提取物、枳實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對羥福林(辛福林)和 N-甲基酪胺有強心、增加心輸出量、收縮血管、提高總外周阻力,而使左室壓力和動脈血壓上升的作用。
枳實和枳殼煎劑對離體蟾蜍心臟, 低濃度時使其收縮增強;高濃度時收縮減弱.N-甲基酪胺也能加強離體和在體心臟的收縮力。枳實、枳殼煎劑及枳殼乙醇提取液給麻醉兔和犬靜脈注射,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對羥福林和N-甲基酪胺是從枳實注射液中分離出的兩種升壓有效成分。
懂,善用。
恰時,妙有。
感恩有你,感恩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