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美呀!溫柔溢在她的發上,它是那么長、那么細、那么香。兩只像喜馬拉雅山圣湖湖水一樣清澈的大眼睛,凝視著我的眼睛。讓我這位永遠規規矩矩冷冷冰冰的紳士,成了一頭扎進這湖里去的人。她把我從悲傷沉悶中,拽到這天然的勝處。
要我說,這應該就是那讓想者羨慕、言者嫉妒的愛情吧!
那令人向往的愛情究竟長什么模樣?
在莎翁的筆下,愛情是超越了一切的,甚至可以超越門第、地位、家族偏見這些就是在今天還被人所重視的東西。
被莎翁改編出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幾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這一對相愛的男女,為著愛情雙雙失去了生命。在四百多年前維多利亞時代,這一幕讓劇場鴉雀無聲。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梁山伯求親不成,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魂飛天外了。癡情的祝英臺不戀豪杰,不羨驕奢,在成親日也化作蝴蝶隨著去了。
談著這一個個令人痛心疾首的愛情故事,我陡然有了一個極大的疑問:難不成,所謂的「真愛」都得跟生死有關?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句詞出自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辭》一詞中。在金庸武俠名著《神雕俠侶》中,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會引用此句而被廣為流傳。
《神雕俠侶》中的小龍女在斷腸崖上曾刻下:「十六年后,在此相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時隔十六年,楊過在斷腸崖不見小龍女身影,肝腸寸斷心如死灰,毅然縱身一躍。那一躍,我們仿佛看到了愛情!
意味深長的是楊過與小龍女的一番對話。楊過嘆道:「你為什么想到一十六年?倘若你定的是八年之約,咱們豈不是能早見八年?」小龍女道:「我知你對我深情,短短八年時光,決計沖淡不了你那烈火一般的性子。唉,哪想到雖隔一十六年,你還是跳了下來。」
試想,若果真如小龍女所料,時間沖淡了感情,十六年后楊過只是在斷腸崖前大哭一場,就此別過了,那他們的感情還令人羨慕么?
這里的問題是:究竟是縱身一躍成就了愛情,還是愛情推了楊過一把,把他推下了崖?在這兒,我看到了悖論!
就是那個悖論,讓愛情陷入困境中了
我最開始了解悖論,是因為英國哲學家羅素。在讀他的《西方哲學史》時,看到了著名的「理發師悖論」。
說有一個理發師,寫了這樣的廣告詞:「本人的理發技藝十分高超,譽滿全城。我將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我也只給這些人刮臉。我對各位表示熱誠歡迎!」來找他刮臉的人絡繹不絕,自然都是那些不給自己刮臉的人。
可是呢,有一天,這位理發師從鏡子里看見自己的胡子很長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
這里的問題是,他能不能給自己刮臉呢?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他就屬于「不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要給自己刮臉;如果他給自己刮臉,他又屬于「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不該給自己刮臉。
愛情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沒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心里就不踏實,吃不準是不是真正的愛情,所以想方設法要考驗它、捶打它甚至折磨它。可據我所知,向往愛情的初衷可都是奔著幸福去的呀!
我不禁思量:如果是愛情,真的愛著對方,又怎會心生懷疑,挖空心思地考驗對方呢?
要我說,愛情,它就包藏了一顆禍心
司棋是二小姐迎春的貼身大丫頭,《紅樓夢》里一個挺有個性的女孩子。當初司棋跟表兄潘又安在花園的太湖石后幽會被鴛鴦無意中驚散后,他們傳遞情意的「繡春囊」遺落在那兒,被賈母的粗使丫環傻大姐撿到,從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遇著鴛鴦的當天潘又安就逃走了,司棋被逐出大觀園。終有一天,潘又安回來了。司棋母親見了就要打,司棋攔住不讓,說自己既已到了這個地步,死活都要跟了他,討飯都愿意。但在氣頭上,她媽一口拒絕了,司棋當即撞死。
這時候潘又安開口了。他說自己在外頭發了財,因想著司棋才回來的,還掏出一匣金珠首飾為證。
他舅媽見了便心軟:「你既有心,為什么總不言語?」潘又安道:「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揚花。我若說有錢,他便是貪圖銀錢了。如今他這為人就是難得的。我把金珠給你們,我去買棺盛殮他。」
結果,這小子買來兩口棺材,還找來了一把刀,趁人不備時抹了自己的脖子,與司棋共同赴死了。
本來是一樁大好事,眼看就要柳暗花明了,卻突然風云驟變,以悲劇收場。我們能怨造化弄人嗎?
要我說,害死他們的還是愛情包藏的禍心。「大凡女子都是水性揚花」,這便是他的成見。而偏偏司棋又曾經跟他輕許終身,暗約佳期,難免加強了他心中的不信任感。
想來潘又安也是個剛強專情的漢子。事敗逃走后,他窩著口氣賺了些錢回來,想光明正大地娶了戀人,幫司棋和自已洗刷恥辱。可惜的是,他的考驗卻把一切都搞砸了。
考驗愛情,似乎是人人都抱有的想法
愛情中的男女,當不能確定對方的愛意真假或深淺時,多少都有點想考驗一下對方的想法。但有多少人真正經得起考驗呢?
事實上, 通過考驗的也未必一定是合格的, 生活中處處存在對意志的挑戰。且不說面臨的問題五花八門,但說情隨時遷,這次僥幸通過了下次也未必不會失腳。沒通過考驗的,也未必就是不好的。
考驗同樣也是對被考驗者人格的不尊重。憑什么人家就得被你冷眼算計?出于愛的目的嗎?其實,還是出于功利的目的。
考驗的內容多半與道德品質、能力或對愛的執著專一度有關,過程也與風險結伴。如果你要考驗的人是你「深愛」的人,那他通過了考驗故然是皆大歡喜。那如果通不過,你還要不要他呢?
如果不要了,失望加傷心,必然是一番撕心裂肺、傷筋動骨,療好傷時再開始下一場愛情時,你還會不會繼續考驗呢?
如果要,還考驗做什么?為以后的幸福生活徒留下陰影,對于一個你已知道不值得愛的人,你還有多少感情愿意付出?
考驗愛情的故事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
這種考驗的故事在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最出名的要算杜十娘了。她在煙花院里遇到秀才李甲,二人情投意合以身相許后離開了妓院。
李甲也曾為她揮金如土誤了功名,也曾為她四處告貸遭盡冷遇,也曾為她與家人失和背負不肖之名,她們走到一起頗不容易。一代名妓,多少男人愛她,但她肯嫁而他又肯娶的也是現在才遇到。尷尬的是,在回鄉的途中十娘竟然被李甲賣了。
賣的起因是情郎內心深處的不敢明言的悲愁,回去如何面對高堂呢?離家越近,那悲愁就越沉重了。
其實,化解情郎悲愁之物都鎖在十娘的描金小箱子里了。只是十娘背著情郎不肯拿出來,多半是她還不信任他,還要繼續考驗他。要我說,如果十娘早點把箱子拿出來,李郎肯定會喜笑顏開,心中愁悶一掃而光,曾經的問題就都不成問題了。
父母固然反對,但一看見兒媳是個億萬富婆,那還不得轉憂為喜、笑逐顏開?我估計,大伙兒把十娘當個菩薩敬著都有可能。
李郎不是想求功名嗎?拿出幾萬雪花銀,還怕買不到官做嗎?男人雖然不必因為錢而愛女人,但完全可能因為錢而更愛女人。
這樣一來,一家人和和美美過日子,有多好!
就像《紅樓夢》中的那個潘又安,真是個死心眼兒,司棋都為他受了那么多的罪了,他要是早點把懷里揣著的那匣金珠首飾拿出來多好啊?舅媽也不反對了,司棋也不尋死覓活了。
再說了,司棋雖然為人沖動,卻是個「高大豐壯」的姑娘,身體素質很好,接二連三地生幾個胖娃娃,多么理想的小生活啊!
考驗什么呀?「愛」才是硬道理!
說來說去,都是考驗惹的禍。潘又安這小子估計年齡小,人有點固執,屬于生活作風開放,頭腦僵化的人,所以才出此下策。杜十娘可能是胸大無腦型,風月場中混了多年還不了解男人和人性。
還是白娘子為人聰明,看上許大官人后,先是制造浪漫的邂逅,然后倒貼房子家產跟許仙過生活。怕他無聊,還開個藥鋪讓他解悶兒。要不是后來老法海壞人家好事,那還不一直神仙眷侶下去?
真是的,考驗什么呀?「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