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
http://www.lxweimin.com/p/f850c18cc5f3?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
女兒和玩具引起的思考
isaac_chen
好細心的媽媽,得像你學習!關于選擇可以適度引導小孩,但要把最終的選擇權交還給他們,畢竟以后的日子是他們自己過的。我也聽說過一個例子,父母從小到大都幫小孩鋪好路,待長大后他們又抱怨小孩三十歲了啥都不會,他們可曾想過給機會小孩自主選擇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誰的過錯?
點評——
@梁后亮|007-1936|志愿者 后亮:1、相遇你的文章我是悲喜交加的,喜在通過志愿者服務團隊的接觸我看到了你身上的愿意付出、高效率和超級執行力,我想知道這樣的一個人每天在關注啥,寫出來的文章又是怎樣的。所以能點評你的文章我深感榮幸。
2、悲的是我對股票一無所知,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恐怕只能淺顯的說說這個小白的與投資的故事,你莫笑。07年同事們都在買基金,天天各個辦公室都是曲線圖,我的好奇心驅使我也去開了戶,買了易基50,不到一周就掙了500元,我拿出來跟家人一起吃了,并且慶祝的時候說服了我媽和我妹妹一起進入基金市場。前后我個人投入三萬吧,后面就慘不忍睹了。我當時對錢沒有感覺,也沒有管他。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市值多少,如果規劃和處理這筆錢,銀行卡應該還在,見字你給我說道說道,這筆死投資可能會在你的金手指下妙手回春呢。
3、幾番出入股市,我看到了你在螺旋式上升,目前對于投資有了自己穩定的觀念和想法,還能分享和指點他人,可見你目前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祝賀你,當然,關于投資,文字和自己成功的經歷比起來會顯得蒼白無力,只有成功者才能發出影響更多人的聲音,所以期待也祝福你投資路上順風順水。
4、文章本身來說通俗易懂,出于不敢興趣的原因只讀了兩遍,你要表達的意思還是能領悟于心。編輯方面,可見你的細致和用心,不同顏色,粗細和大小。我會猜想這樣的男生的家里會不會也井井有條。
小墨/1957/點評201708014
@武坤|007-1897|踐行能從組長評選和選拔的日常工作中引發思考,要贊你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和總結的好習慣。對于第一點觀察里說到的人情、站隊以及印象讓人得高分的現象,我深有同感,也曾一度特別反感拿不出或者說根本就不想花心思拿出真正能評選出優秀員工的方案來的“屁股決定腦袋”的領導。從而讓自己不參與單位的一切活動,蔑視了領導也消遣了自己。如今,生了兩個孩子后,我決定重新出發,正向反饋,穩定成長。
從群體觀察到個體探查,你后面說到跟你情況很像的女孩兒卻有優于你的發展。從而警醒自己,足見你求進步的決心。通過“研究”她讓自己更加明確發展方向,這塊你可以思考的再深再多一點,比如為何她就能認準目標穩穩向上,那些是你可以借鑒和學習的?哪些方面你也有自己的特質可以開出不一樣的花朵來?
文章結構還是明晰的,如果能把兩點觀察結合起來思考,可不可以也能發現里面的邏輯聯系?比如:會被人情還是在于自己不夠優秀,優秀得不夠多。
2
李宇恒/1919/作業20170814
http://mp.weixin.qq.com/s/N6EgI5y6KLUCToAdftKQHg
日本十天自助游攻略
阿輝(朋友)
@李宇恒|007-1919|踐行
一篇很好的出行攻略,故地重游感受更深更具體,出游質量的提升有賴于詳細的時間規劃和對當地文化的細致了解,文章排版干凈簡潔,圖片清晰大方,時空感真實舒暢。由于我沒有寫過類似的文章,學習到了,卻實在找不出可以建議改進的地方,很抱歉!
點評——
圖像記憶法很好玩兒,文中舉例也很吸引人,讀后很有啟發。期待下篇~一個小建議是,文章題目是個系列,那么可以改為《過目不忘的記憶法?1、2、3》或者上中下篇,或者具體方法出現在題目中?。@郭文爽|007-1893|志愿者
文筆流暢,言簡意賅,讀后學到了很多。不抱怨是一個能力,產生抱怨的根源在于人性深處,戒掉抱怨是場持久戰,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刻意練習。文中提到的四個約定很有趣,也很形象,我從今天開始嘗試一下。@鄭春輝|007-1922|踐行
李宇恒/1919/點評20170814
鄭春輝
http://www.lxweimin.com/p/827516ff53cf?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
不抱怨的麥穗理論
點評
@唐宇挺|007-1939|踐行
學習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我們畢生的追求。文章總結的三位大咖的三種學習法都很受用,不同的知識需求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方法論有理有據,條理清晰,是目前每個人可以作為參照的最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愛學習的人一定要好好通讀文章,一定會收益良多,收藏了。
@李宇恒|007-1919|踐行
一篇很好的出行攻略,故地重游感受更深更具體,出游質量的提升有賴于詳細的時間規劃和對當地文化的細致了解,文章排版干凈簡潔,圖片清晰大方,時空感真實舒暢。由于我沒有寫過類似的文章,學習到了,卻實在找不出可以建議改進的地方,很抱歉!
張占芳|1918|20170814
http://www.lxweimin.com/p/4cc9e8c5e874?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
不抱怨的世界
點評——
@扶風長天|007-1949|踐行看了你文章,好多點感覺說的就是我自己。而且好多都是自己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看來心理學的確很強大,準備訂一下武志紅老師的課。你的文章排版和對課程的總結都很到位,值得我去好好學習。
@曹宗曉|007-1941|踐行積極樂觀的自我暗示往往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假裝自己很樂觀,時間久了也許真的就會變得比較樂觀。表達真性情,活出真實的自我。
向立/1927/170814作業
http://mp.weixin.qq.com/s/C4fy4jH6JzV3mV7pIiCnTw
錯過極點時刻,合群得不償失,爛牌在握,怎樣繼續?
點評——
@董書云|007-1901|踐行您好!點評如下:對未知事物保持足夠的敬畏感,足夠有多足?文中借趕火車的例子給出了說明。正因為從這件小事當中認識足夠透徹,所以接下來參與眾籌就游刃有余了。一篇以小見大的短文。
@李雙男|007-1894|踐行您好,點評如下:我基本贊同您的觀點,文章也體現了您的正氣,祝您如愿以償。至于您文中涉及到具體的學習內容,因為本人眼界所限,沒法進一步展開了,抱歉。
王韜|1925|作業20170814
http://www.lxweimin.com/p/08badc26ff23?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from=groupmessage
區塊鏈定投筆記(2)--定投時機
點評——
@趙海薇|007-1962|踐行戰友你好,很高興能為你做點評。通過你的文章我學習到了erp方法,它可以用來讀書,記筆記,寫文章,簡直就是一個萬能模板,而且整篇文章就是使用erp方法來寫的,不僅讓我學到了理論知識,還看到了實際應用的例子,讓我學到了很多,收益匪淺,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用這個方法來寫下一篇文章了!
@阿蒙|007-1964|踐行,戰友你好,很高興能為你做點評。輕斷食我一直有所耳聞,今天通過你的文章算是對輕斷食略知一二了。文章介紹了輕斷食的一種方法:人人都能的步行版,以及鍛煉時間的建議,感覺很受用,如果能有一些數據或者實例來說明效果,會更有說服力一些。最后,祝你能夠按照自己的smart原則堅持下去,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楊俊峰|1921|作業20170814
破除局限性思維
http://www.lxweimin.com/p/2b54d0779211?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
點評——
@王苑|007-1909|踐行
第一次聽說還有這樣的活動,我也好想參加(—),開展這樣的活動,既要有愛心也要有耐心,也得有專業的知識,很棒的活動!文章中的五天培訓流程感覺寫的很專業,雖然我不是很懂(?_?)。對小孩子的評價部分,可以看出你對每一個不同性格的小孩都充滿了愛心和希望,能從不同小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給你點贊!文章建議:1.排版感覺有點單一;2.文章兩大部分,看完總有點感覺缺少什么東西,作為一個讀者,給讀者的東西感覺有點少,不解渴。可能是總結性的東西不是很豐富。純屬個人感覺,哈哈。
@婁晨峰|007-1896|踐行
非常同意文章中的觀點,做一件事情,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恰當的切入點。明確的目標是方向,也是一種誘惑,越具體越好、越明確越好,這樣能給我們更及時的反饋;恰當的切入點是時機、機遇,就像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只有牛逼的團隊、正確的方向是不夠的,入市時機很重要,甚至是第一位的。祝愿您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能取得雙豐收。建議:文章內容有點少,感覺像隨筆,沒有進行深度思考,可以結合許岑的觀點,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這樣更說服力,純屬個人意見,哈哈。
崔樺/1923/20170814
http://www.lxweimin.com/p/f53c7631eb86?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timeline&from=groupmessage
雜談《運營之光》
點評——
首先恭喜2017北馬中簽。@童剛
文章結構嚴謹,思路清晰。讓我們看到你努力的全過程:目標設定-搜索信息-積累踐行-取得成功。佩服佩服!!!
在成甲的書里看到一個概率論觀點;概率是動態值,可以通過分析成立因素,逐一提高各部分概率值,最終擴大概率區間。
你就成功做到了這一點,雖然概率是不確定的,但還有句話叫“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你連續中簽與之前不懈地努力、積累不無關系。期待2018北馬中簽。
@王妙天|007-1920|值月生
每天記錄工作感悟,很好的習慣,值得學習。文中內容再具體一些,或許會有新的感悟。
文中最后“改變意識形態”這段看起來有些歧義,具體來說是為什么要改變,如何改變呢?是要改變你的意識形態還是那個老總的?
個人不成熟的小建議:先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想想為什么老總愛挑刺,嘗試跟老總溝通,問出原因(比如,這里如何修改較好,想聽聽您的建議),再通過老總的回答來思考其利弊點來推測幾個可能的潛在原因,最后等老總下次來考察時,設計幾個小問題來確認自己的推測是否正確。
知道了對方想要什么,事情就容易辦了。
翁亞東 | 1926 | 作業20170814
http://mp.weixin.qq.com/s/Dim4Bu48auV1TUq51O9yOA
為什么“聽過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點評——
@吳昊丨007-1961丨踐行
吳昊戰友:
讀完你的文章《你該用怎樣的語氣對家人說話?》讓我想到了一種常見的現象——我們把好狀態都給了陌生人,而壞脾氣都留給了親近的人。
文章列舉了家庭溝通中不能說的話的種類,以及應該怎么說才能做到有效溝通,印證了一句話——話有三說,巧說為妙。
曾經的自己在家人面前也不會有限溝通,經常壞脾氣,現在一步步在調整,謝謝你的文章再次提醒了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你文章寫的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排版,稍微調整一下,閱讀觀感會好很多。
@愛蕊珂|007-880|群班長
班長:你好!上次作業雨有幸點評你的文章,這次又是我來點評你的文章,真是緣分!嘻嘻……
1、你的這篇游記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沙漠還有白色的,一直以為沙漠是黃色。
2、有些照片拍攝手法給我以啟發,例如站在沙丘頂端終身一躍的三連拍。
3、你把每一份收獲的記憶與景致用小石頭串聯起來,這是屬于自己別樣記錄人生的方式,為你點贊!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在一步步實現,豐富自己生命的寬度!(歡迎你有時間來我的家鄉西安游玩。)
5、雖有些羨慕你豐富的生命經歷,但由于自己目前經濟能力有限,那就先“讀萬卷書”,不出幾年我也要飛去美國走走班長推薦的特色景致,與你促膝長談。
魯鋒|007-1928|任務完成!
http://mp.weixin.qq.com/s/h7k5H_ZUnvQH5laFzyvVcQ
如果巴菲特投資比特幣……
點評——
@Jayzee張俊佳|007-1963|踐行 看了第一個字,哦,不是寫給我的……然后就不想讀了。哈哈。我應該先鼓勵你一下,無奈這是我真實的第一反應。鼓勵開始了:本文信息量很大,有講什么是、為什么要區分觀點和看法,有講什么是懶惰,為什么、如何勤動腦和動手,有講懶惰的危害及如何思考,有講如何改變,要傾聽內心的聲音,要利用好時間。看得出來,作者想在一封信里把自己對人生、學習的領悟都教導給弟弟,愛弟之心溢于言表。從書信來說,哥哥和弟弟之間的交流,無所謂好壞。從文章來說,吹毛求疵,1、觀點和看法這段有點跑題,2、如何后天習得勤于動腦,如何傾聽內心的聲音,如何使用時間,都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3、建議讀一下《非暴力溝通》,一上來就說別人懶惰,然后還有咸魚之類的話語,可能會激起別人的怒氣,然后是更不愿意改變,4、這篇文章如何寫成三四篇,從積極正面的角度,一步一步地幫助他成長,可能會更好。加油!也祝你弟弟因著哥哥的關心和幫助,而更加成熟!
@李朋原 |007—1917| 踐行 點評:文章主題是如何成為一個高效學習者,作者提出了5點建議:1、拆解目標、刻意練習;2、任務驅動、有目的的學;3、用教的方式學;4、及時反饋;5、專注地學。在每點建議下都給出了例子,非常生動。也再次的提醒了我,別總是拼命學而忘了學習效果,我也是個讀書貪多嚼不爛的人。優化建議:1、小標題最好標粗,否則找不到大段在哪里;2、5個建議最好有更明顯的邏輯關系;3、圖片有點多,打亂了閱讀的節奏。加油!
陳漢波
http://mp.weixin.qq.com/s/B3epxP9HIko5iiB7Trwr_Q
職業自由
點評——
@小墨|007—1957|踐行好細心的媽媽,得像你學習!關于選擇可以適度引導小孩,但要把最終的選擇權交還給他們,畢竟以后的日子是他們自己過的。我也聽說過一個例子,父母從小到大都幫小孩鋪好路,待長大后他們又抱怨小孩三十歲了啥都不會,他們可曾想過給機會小孩自主選擇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誰的過錯?
@梁后亮|007-1936|志愿者好有同感,我當時也入坑了!越不懂膽子越大,了解越多越后怕,耐心積累,抵制誘惑,心里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