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個傳奇故事。一個國內的窮學生(我們叫他“學五渣”),想要報考國外一個大牛導師的研究生,因為這樣能拿到全額獎學金。但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平時也不太努力,GPA(平均成績點數)不高,在國內讀的大學也不算好,贏不過那些托福、GRE拿高分的人。經人指點后,他決定試試“套瓷”的方式。
這個學五渣想了一招:他發現這位國外大牛剛出版了一本學術書籍,想找點兒套瓷素材,哪怕提幾個問題呢?無奈拿回來一看,密密麻麻,完全看不懂。他靈機一動,去找自己化學系的主任:“主任,我最近想做點兒學術研究,在看這本書,其中有幾個問題不懂,您能給我講講嗎?”
他就拿這個主任和這個教授的心得相互交換,中間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得到了出國的機會。
我們傳統的學習模式是單機模式,什么是單機模式“學習—思考”。過去自己學自己悟,才是真本事。
這位學五渣無意中使用了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聯機學習,成為知識的路由器。在來回翻譯信件,不斷地把雙方的語言翻譯成自己的話傳播出去的過程中,他不知不覺地在這個細分領域有了深遠的洞見。這些洞見配合專業知識,讓他短期內實現了巨大飛躍。
學五渣之所以能在中美導師的思想交鋒中獲得自我躍遷,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聯機學習,“用答案換答案”。
信息爆炸時代,“調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顯然更加重要。
想起一個電視里的下棋的人挑戰兩個國際大師。他個人不懂下棋,那如何能贏得兩個大師呢?后來他左思右想,同時和兩個大師一起下,這樣的話他用一位大師怎么下,他就和另一個大師怎么下。如此反復,最后大家平手,兩位大師很佩服他,如此厲害。其實也運用了聯機學習法。
單機學習法就相當于自學,自己找答案。結果最慢,效果一般。
聯機學習法就相當于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換答案。結果快,效率高,品質也高。
跨界聯機學習就相當于和跨行學習,用答案換答案。結過出人意料,走在信息的前端,消息也是第一手。
聯機社交學習是新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習最快的學習方式。
我們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要學會“調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實現自我的快速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