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太孤獨,所以有了《猩球崛起》。
包括《星際穿越》《地心引力》《異形》等外太空探索題材的電影,也都是烙印到人類內(nèi)心的孤獨感的寄托。也因為孤獨,面對新的物種時,我們總是既興奮又恐懼,恐懼未知的,為發(fā)現(xiàn)而興奮。
迄今為至,除了自然災害,人類還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對手。火的使用和虛構(gòu)的能力,讓人類有了協(xié)同合作,然后形成族群。將其他人類物種趕出世界舞臺后,智人踏上地球的食物鏈頂端,也是唯一生存至今的人類物種。
《猩球崛起》就是這一孤獨的產(chǎn)物。凱撒帶領的猿族被視為人類的對手,也是人類社會的一面鏡子。
作為猿族領袖,他是個主和派,帶著他的族群偏安一隅,竭力避免與人爭斗。凱撒算是和平主義者,他曾跟人類建立了很深的友誼,在人與猿之間,也是唯一有資格調(diào)和雙方矛盾或沖突的中間者。
在族群管理方面,他一直奉行兩條原則,一是遠離人類,二是猿類不殺猿類。
只是,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和平是虛假的和平。現(xiàn)實世界是殘酷的,人類因病毒而弱,猿類因病毒而強,雙方基本不可能存在信任,在這場零和游戲里,猜疑鏈很難消除。凱撒想要的這種遠離人類、沒有力量相較的平衡只能是一種偽平衡。在叛亂者科巴挑起了一場死傷慘烈的人猿戰(zhàn)爭后,凱撒才意識到一場正面對峙較量的大戰(zhàn)不可避免。
當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叛亂的科巴和叛亂的上校,都是各自族群里的“主戰(zhàn)派”,最終也都退出了歷史舞臺,邪惡終究壓不過正義。
猿族其實完全可以替換為機器人,它更像是一部后現(xiàn)代社會的預言,當人類失去主宰地位,物種將如何演變,人類又如何與之共處。由此而生出的身份認同危機,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反思和批判,《猩球崛起》就是孤獨與反思的產(chǎn)物。
即使有人支持猿類,你也絲毫不會感到奇怪。人類有同理心,懂得換位思考,凱撒也一樣,跟人沒什么分別。
凱撒的一生是圓滿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zhàn)》結(jié)尾,凱撒死了,很安詳,如釋重負。
這可能是偉大領袖的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