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吊。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載質,何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嘗聞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難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鉆穴隙之類也。
粢盛,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谷物
周霄問孟子:古時的君子也當官嗎?
孟子說:當官啊。傳上面說孔子要是三個月沒有當官輔佐君王,就會好像若有所失,離開一個國家的時候必然會準備好送給下一個國君的見面禮。公明儀也說,古時的人會去安慰三個月都沒有當官君王輔佐的人。
周霄問:三個月沒當官就要去安慰?是不是太急了?
孟子說:士子失去了官職,就好像諸侯失去了國家。禮記上說,諸侯親自耕作,以收獲糧食進行祭祀;夫人親自養蠶繅絲,好拿來做衣服。祭祀用的牲口沒有備好,糧食不夠干凈,衣服沒有準備,不敢進行祭祀。士子若是沒有專供祭祀的私田,也不祭祀。你看,牲口、祭器、衣服沒準備好的,不能祭祀,自然也不能進行宴會,這還不值得安慰嗎?
周霄又問:離開一個國家的時候,一定會準備好禮物,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回答說:士子當官,就好像農夫耕地一樣,農夫會不會因為離開一個國家,就把自己的農具都扔掉?
周霄說:以前的晉國也是士子們去游說的國家啊,我也沒聽說求當官這么急迫的。這么急著當官,證明君子當官很難啊,這是為啥呢?
孟子說:不論男女,生下來父母都希望能夠幫他們找個好對象。這是每個父母都會有的想法。可是如果子女不等著父母的認可,媒人的撮合,反而是就著縫隙偷看,爬過墻去私奔,那父母鄉親都會覺得這種行為太下賤。古時的人當然也想當官,只是也厭惡不按正道來。不按正道去求官的,和就著縫隙偷看一個樣。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