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
主要說明一家公司在經營事業時,擁有多少資產(資產)、欠供應商和銀行多少錢(負債),以及向股東拿了多少錢來經營事業(股東權益,即所有者權益),這三部分構成。
直接上圖說明一下:
資產負債表的科目比較多而且會涉及很多需要計算的數據指標,基礎知識我只介紹較為關鍵且特殊的四個科目、兩個重要概念和一個特性。
后續會花大量的篇幅介紹關于資產負債表中數據指標如何計算和選股標準。
四個科目介紹:
1、現金(貨幣資金)
現金其實很好理解,就是企業現在手上有多少錢。
因為企業經營手上的現金一般是千萬以上,這么大一筆錢放在手上不能錢生錢是很不劃算的,所以企業一般會將現金放在貨幣基金(類似余額寶)里,取出來很方便,順便還能賺點利息。
在財報里,現金對應的科目就是貨幣基金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等。
現金是判斷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都會活的比較長久。
2、應收賬款&應付賬款
利潤表里有提到,企業的營業收入是預估值,很多交易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有一個賬期存在,所以就有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存在。
舉個例子:
我用信用卡消費了1000元購買東西,此時從現金角度,我沒有真的付錢,是銀行付錢給了商家,我拿到了商品。
對銀行來說,這1000元就是應收賬款,一般信用卡的賬期是40天。
對我來說,這1000元就是應付賬款,那我就是40天之后,付現金給銀行。
企業做生意,每年年底的時候,總會有一筆錢沒有收到和給付,對應的就是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
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會涉及到收現天數,生意周期和做假賬的問題,是判斷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涉及二次加工計算,以后慢慢講。
3、存貨
存貨就是產品的庫存,那存貨多是好還是壞呢?
這個要從企業所處行業具體分析,手機行業存貨如果太多,說明產品賣不出去,手機更新換代那么快,存貨太多就不是好事。
鉆石公司存貨多,說明有大量的裸鉆在手上,這一般來說肯定是好事。
有存貨不一定就是不好,要根據情況進行分析,存貨涉及到存貨周轉率,是判斷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后面會和應收賬款、應付賬款一起講。
4、短期&長期債務
在上圖里有“長期債務”和“一年到期之長期債務”,這里“一年到期之長期債務”看起來好像是長期債務,但因為期限在一年以內,所以它被歸類于短期債務。
在財務領域區分短期和長期是用一年來區分,只要是一年內即將到期的負債,都歸為短期負債。
兩個重要概念:
1、資產負債表是指企業某一天的余額,是定量的概念。
上篇文章我介紹了利潤表,利潤表是指一段時間內,公司是賺錢還是虧錢,例如2015年的財務年報,是指2015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這一年期間公司是賺錢還是虧錢,是一種流量概念。
而資產負債表2015年的年報是指:2015年12月31日這一天,公司有多少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是當天余額的概念,是定量的概念。
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公司會利用這一點做假賬,這一點后續講,先記住,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是定量的概念。
2、資產負債表的左邊等于右邊
資產負債表是一個平衡的報表,遵循會計恒等式,意思就是:
資產(Asset) = 負債(Debt) + 股東權益(Equity)?
簡寫“A = D + E”
根據上圖,如果公司賺到了第一桶金,相當于公司利潤表(損益表)上賺的第一筆凈利。有錢之后,兵分兩路。錢往左邊走,叫資產投資。錢往右邊走,叫處理債務與股東權益。
但不管是資產投資還是處理債務與股東權益,左邊一定等于右邊,這是資產負債表的核心概念。
一個特性:
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部分,是根據資產的流動性進行排序的,容易變現的資產排在前面,越難變現的資產就往后放。這是典型的美國財報排法(中國用的是這種方法),而英國的排法是相反的,就分這兩大派。
例如下圖:現金排在最前面,無形資產很難變現,所以排在最后。
流動性之所以要特別強調,是因為流動性越高的資產,折價率越低,反之,流動性越低的資產,折價率越高。
聽起來有點繞,沒關系,直接看圖。
為什么要說明這個特性,因為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負債到期要還了,如果手上現金不夠,那就要通過其他東西抵債,例如:存貨。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資不抵債”,就是左邊的資產折價之后,也無法償還右邊的負債,那腫木辦,企業只能破產清算了。
美國曾經的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就是因為在金融危機期間無法償還到期的負債而破產。
這個特性很重要,后面會講根據這個特性如何判斷企業不容易破產的數據指標。
小結
1、介紹了現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存貨、短期&長期債務,這些都是判斷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
2、資產負債表是當天余額的概念,是定量。
3、資產負債表的左邊等于右邊,即資產 = 負債 + 股東權益 。
4、資產負債表左邊資產是根據流動性由高到低排序,流動性越高,折價率越低,流動性越低,折價率越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