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稻草屋子,簡陋的桌子邊——
她是我的奶奶,一個愛我的奶奶,爸爸媽媽在城中打工,希望我將來能上個好學,我從小就是被奶奶帶大的,她將我撫養到11歲,11歲生日那天,我被父母接到城中,上初中。
那年,我2歲,
奶奶一手端著碗,一手摟著我,嘴上輕盈的唱著童謠“小寶寶好好吃飯,吃飽飯飯長高高。”
我總是很調皮,常常會嘟起嘴巴,怎樣也不可能吃,也嘗嘗想念媽媽,抱著奶奶哭。
那天,奶奶背著我去山上采蘑菇,說要給我燉蘑菇湯,雖然那時家里十分貧窮,但蘑菇湯確實常有的,蘑菇湯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經過奶奶的手,卻顯得格外美味爽口,直到現在,想起奶奶的蘑菇湯,還總是砸砸嘴巴。
村子里的人,來的來,走的走。
時間沉淀了太久,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巷子里的房子早已拆除,但奶奶還在。
清晨,陽光撒進我與奶奶的稻草屋,奶奶說,山上的花都開了,要帶我去看看。
稻草屋前面有一天彎彎曲曲的小河,沒有名字,我叫它“奶奶河”每過幾個月,奶奶都會劃著漿,去河的對面。
河水很干凈,直到現在,我都未曾見過與“奶奶河”同樣清澈的河水,陽光撒落在小河面上,偶爾水會隨著奶奶的漿,漾起一點點波紋,早晨的陽光紅紅的,許是太早了,照耀在小河上,金黃金黃的,像姑娘所擺動著的百褶裙,慢慢蕩漾著,蕩漾著……
奶奶愛唱歌謠,許是那時,奶奶在我心里種下了音樂的種子。從清晨到晌午,半天的時間,從河的這頭劃到了那頭。奶奶叫醒我,迷迷糊糊中我聽到奶奶對我說“孩子,你爸爸媽媽要把你接到城中了!”
爸爸媽媽很忙,忙著他們的工作,一年有時會回來一次,我總是盼望著可以跟爸爸媽媽去城中上學,去城中生活,但真到這天時,也似乎有些不習慣,也不知道是為什么,回想起家鄉一切時,直到現在也十分懷念。
“那奶奶一起去嗎”
“奶奶不能去啊,家里的田地得有人照管,還有院子里的雞呀,鴨呀”
“但是每年寒暑假時,你可以回來看看奶奶啊,奶奶會一直在家里等你的,等你上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時候,那時候你就長大了,你就可以做你喜歡的事情,老在村子里,你也不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呀”
就這樣,我結束了在鄉下的生活,我回去時已經是好久之后了,回去時,卻感受到了陌生感……
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大巴車,媽媽不遠千里從城市趕到鄉村,帶著我去,大巴車現在看來很破舊,沒有什么稀奇的,那時候總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好的車子,平時和奶奶在一起時,總是奶奶騎著自行車,我坐在后面。
“媽媽,好大的車啊”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全車人的目光都盯著我看,我也沒有任何絲毫的尷尬,但媽媽的臉似乎紅了。
來到時,已經是晚上了,但這不像奶奶家,來往的車輛喧鬧著,高樓拔地而起,還閃著亮光,有紅綠燈,有廣告牌。
我要開始長達幾十年在城市生活的旅途了!
六周歲—
幫我帶上紅領巾的,是媽媽。她溫柔擔憂粗糙的手,慢慢地幫我帶上紅領巾,從那天起,我就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了!
時光像天上閃過的流星,錯過了就再也不會重現,媽媽總說“錯過了我的嬰兒時期,想要在以后的每一天都陪伴我”
媽媽會在我早上起來時給我熱牛奶,烤面包,似乎我融入了爸爸媽媽,也一天天慢慢地融入了這個城市。
認識了一大群朋友,她叫小琦,陪伴了我整個青春。
陽光灑入房間陽臺的時候,也感受到了城市的溫暖。上學路上,她抱著媽媽的后背,坐在電瓶車上。
到校門口時,恰好遇到了小琦,我和她手拉手,一起進入了校門,學校不大,班級不多,每個班的同學也都很多。
開學沒多久,就熟絡了。
城市哪哪都好,但就是沒有奶奶,沒有漫山的蘋果樹,河里也沒有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