ヾ(@^^@)ノ 開心,雖然沒有特別好,但以后還能改進嘛。完成一篇仿寫,寫出來風格不同誒。
品
品味一個寫作的人,品味一種文化。張愛玲,仿佛一杯烈酒,卻又纏綿。
品味張愛玲,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似乎是縹緲的奢望。張愛玲,很普通的女性名字,卻是一種符號,在民國的煙雨飄搖中如一抹石蒜紅,刺目,美,而極致哀傷。
讀《紅玫瑰與白玫瑰》,品得她的透徹。
“娶了紅玫瑰,紅的就成了墻上的蚊子血,白的就成了白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就成了衣服上的飯粘子,紅的就成了心頭的朱砂痣。”得到的不會珍惜,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她離開了她父親,離開了那個支離破碎讓她傷心的家。自小的經歷讓她要強而堅韌,似乎命運走上正軌,她遇到了胡蘭成。無端飲卻相思水,她走入了讓古今多少癡男怨女柔腸百結的愛情。她追尋,她為了愛情將自己袒露出來,高傲而優雅。她為胡蘭成付出很多,胡蘭成卻背叛了她。她說“喜歡下雨天,因為住在溪邊,因為下雨你不會來”,她被胡蘭成傷害,透徹的明白了愛情。她變得更孤傲,文字中流露出凄清,最后浪漫柔美的愛情以悲慘收場,再遇故人已物是人非。
讀《傾城之戀》,品得她的寂寥。
她繞在世上最讓人痛苦又最幸福的事中。戰爭,繁華,紙醉金迷,愛情常常在這里發生:她點燃一爐沉香屑,拘住了空氣中的最后一抹悲涼。煙火,桀驁不馴,華美的絲綢,溫暖而唯一的懷抱,愛情常常漂浮在這里:她祈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美好,卻明白地在高處笑那虛榮而脆弱的愛情。張愛玲用冷漠犀利的文字凝結了所有愛情的中悲哀。她惋惜美麗的逝去想留住人間煙火的轉瞬即逝。她守住自己本身的驕傲與清高,卻羨慕平凡人家平實樸素的愛情,歲月靜好,悠長無恙。但她明白,“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愛情大多雖容顏老去柴米油鹽消磨殆盡,美好的事物多易碎。
讀《金鎖記》,品得她的亦俗亦雅。
她是至情之人,像一株白描的牡丹,根植于年少的燦爛的陽光,成長于情感的復雜糾纏,最終于站立在世俗中卻表現了薄情孤傲。人的情感性格的交織,世俗與高雅,她沉溺;少有的完美下掩蓋的是蒼涼,她流轉。素手輕揚,她把人人無意中感受卻說不出注意不到的寫的直擊人心,把情仇愛恨的感觸放的淋漓盡致。世俗的一切像線,網住了人純粹潔凈的情感,她將線繩慢慢收緊,漸漸無法喘息。世上悲哀的事,都浮在那一行行字上。
酒烈灼人,品得張愛玲的哀傷、嘲諷、無奈、凄涼,卻又品出她的尖銳、清澈、驕傲、悲憫。世俗的熱鬧與清冷的凄涼,與《紅樓夢》不謀而合,俗和雅,渾濁和清澈,圓滑和銳利……
品味張愛玲,刻骨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