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神農架”。
這是央視誘人的廣告詞。說實在的,幾年前就不止一次在地圖上端詳過神農架,計算過距離,神往過那大山秘境還有神秘的野人傳說??催^不少游記,就連木魚鎮是神農架游覽中心都清楚,那里是輻射各景區的最佳位置,‘既在江邊站就有望海心’,這次我們真得來了。
十一點多從三峽大壩出發,參觀過昭君別院已是下午三點多鐘,沿209國道直奔木魚鎮。說209國道是一條風景廊道一點兒都不過分,兩側峽谷青山,香溪一水中流,橋懸水上,公路貼山,向前看一個大弧線,向后望一個弧轉彎,好一個放大全景的曲徑通幽,公路沿著香溪河直奔發源地神農架。
越走越覺得山連山、山靠山,滿眼是直立的大山;越走越覺得山路陡、坡連坡,車在山間縫隙里轉。滿山蔥郁充盈視覺,水伴青山嘩嘩作響,大山迎面而來頓覺壓抑,青峰悄然而過彎彎再現。一段溪流泛著浪花,幾處瀑布山巖垂簾,黑色的路面、白色的浪花,綠色的峰巒,三種顏色挑逗著變幻入眼。
我們的行車路線是南北走向,其實這剛剛進入神農架林區邊緣,這才是神農架的一角。神農架很大。地圖顯示:從三峽、巫山、十堰、恩施、襄陽、武當山等多個方向均可進入。
路的右側稍變寬,一微型停車場出現。泊車,三塊矗立的石柱雕塑映入眼簾。石柱高大挺拔,柱身側面整體取材的鑿痕清晰,石柱上端雕刻著頭像,下身則是聊聊幾縷粗狂的大寫意雕痕。上前細觀,原來是神農氏、屈原、王昭君雕像,人神并伍寓意深刻,他們均是此地的殿堂級人物。
水聲入耳,順著一條小徑臺階徐下尋聲,階邊一塊巨巖上刻‘神農架’三個描紅大字。
來到木魚鎮。正值淡季人少街寬,小鎮環山清幽靜謐,仰望一處‘半山人家’小旅社有仙居的感覺。鎮上酒店標出的價目令人瞠舌同時也暗示著旺季的人流。好在淡季砍價入住后,來到小街尋一‘農家大鐵鍋,’品嘗神農架當地冷水魚和特色豆腐。
景區內除了景點,誰人也沒那么大膽子敢闖深溝大壑神秘幽谷,猴子猛獸毒蛇出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至于野人嘛,那只是個傳說。
不到神農架不知這么大。真要想把神農架景點都轉完,起碼得三四天或者還多,各景點間相距都不近,景區內沒有擺渡公交車,必須自駕才能實現。這一路我們看了大江大河瀑布溪流,況且神農頂海拔3106.2米,是華中屋脊,所以決定在神農架眾多景點中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神農頂’,登上頂峰紀念此次神農之旅。
駕車來到酒壺坪游客集散中心,廣場上一只碩大的酒壺非常吸睛。當下買了神農頂門票,這時售票小姐有些驚異的說了一句話:“你們買票后可是不能退的”,真的來到了神農頂才明白了這句隱語后的含義。
沿途是層層旋高臨崖的路,數不清彎彎套著的彎彎,山下還是郁郁蔥蔥,山上已是瑟秋景像,背陰溝里能見到點點未融的積雪。山高了眼闊了,一處彎道稍顯寬敞的路邊出現了一處平臺,臺階上一橫一豎兩塊天然巨石。橫臥石上面刻著印章形‘華中屋脊’黃色字跡,豎石上‘神農頂’紅色字體清晰醒目。一架原松交叉搭起的大木架赫然路邊,上懸‘華中屋脊由此而進’的木牌。
來到停車場。通往神農頂的路上又一天然巨石,上書‘平步青云’,右側的山巖上嵌“青云梯”鎏金大字。沿著道路行走,一側溝壑,一邊山坡,山坡上長滿了箭竹還有叫不出名字的樹種,草叢中的警示牌不時提醒游客,注意熊、野豬、毒蛇出沒。
來到上山的仰望看不到頭的臺階前,恍然明白了售票小姐當時提醒過的隱情,這里的臺階多達2999級,看著都眼暈,猶如登泰山在十八盤仰望南天門一樣,沒有索道如何上得去?‘青云梯’名符其實。出來半月有余,體力消耗甚大,無奈,只能望山興嘆!好在我們其中的姜先生夫婦花甲剛出頭算是最年輕的,加上平時游泳鍛煉身體狀況頗佳,行了,算是代表吧,羨慕的看著他們攀登向上越來越小的身影。
在山腳下等待,看看神農架山巖構造的‘刀砍石’,看看山巔傲立的神農松,聊解沉悶遺憾的心情。
其實,神農架的大美就在路上。看樹、看竹、看瀑布;看山、看溪、看蔥郁。在這里,呼吸的是大自然的饋贈,入眼的是百轉千回的追尋。沿路走來,展示原住民梆鼓風韻的風情園、山坡上的神農人家、泛黃的農田、綴在蔥郁中的粉色樹花,大美皆是風景無處不在。
這里是犀牛谷,那里是野人谷,必經的天燕景區,只要走進去,哪處沒有小半天的時間都轉不出來。
不用遴選景致,連途徑的小村鎮都招貼畫般好看。餓了,在路邊的小飯店嘗嘗神農架的山野菜,溪流相伴青翠入眼,吃嘛嘛香。山貨的味道太好了,價格也公道,臨了經不住誘惑,當然,這是發自內心的情愿,買了山珍作為留念。
明天就要去拜訪武當山,放松一下心情緩解一下勞累,歇宿就選擇在前方不遠的房縣。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輕觸神農架,體味華中大山偉岸,再見,神農架!
??3VZ?<??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