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 《你是你吃出來的》DAY8
我見:
一、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脂肪是甘油三脂,又稱中性脂肪;類脂包括磷脂、膽固醇、糖脂。
二、脂肪有三大功能:
1、供給人體熱量,但是有先后順序,先利用的是葡萄糖,脂肪只有在人體中的葡萄糖使用完了以后才會被分解去提供能量。
2、是脂溶性維生素的載體。
3、提供必須脂肪酸。
此外,還有維護體溫、保護臟器,增加飽腹感和提高膳食感官性狀的功能。
根據P54的案例,患者飲食節制,運動規律,沒有不良嗜好,血糖、血壓、體重都正常。但是她自己卻感到全身無力、氣短,睡覺時必須墊高枕頭,向右臥,否則就會有胃灼熱感。消化科經檢查為反流性食管炎,還有胃下垂,尿液蛋白質陽性和潛血等。
經過生活方式和飲食調查:
1、脂肪在臟器之間起著無法替代的支撐作用,缺乏脂肪會導致固定胃的韌帶和網膜不牢固,胃受重力影響就會下垂,胃下垂歸根結認底是緣于飲食中的脂肪卻缺乏。
2、她怕胖,吃脂肪類食物和主食都非常控制,飲食結構不合理,蛋白質和脂肪攝入不足,從而導致器官功能下降,造成賁門括約肌(食道與胃之間的平滑肌)收縮無力,全身肌肉無力。
3、脂溶性維生素攝入不足,引起視力下降,皮膚干,皮屑多,出虛汗,記憶力下降。
三、必需脂肪酸的比例非常重要,正常應該是W-3:W6調整為1:4-6,但現實生活中幾乎達到1:20,W-6攝入太多,比例失調,引起慢性炎癥疾病,W-6攝入過多會引起血管炎癥、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病、關節炎癥、肥胖、哮喘等問題,一個人W-3脂肪酸的每日攝入量應不低于總能量的0.5%。
四、根據P65孩子的案例,14歲的孩子,個子像10歲,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小腿的皮膚像魚鱗一樣。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好動,運動量大,加上用腦多,需要的脂類、蛋白質等細胞結構原料肯定要比正常人多。
根據生活習慣和飲食調查發現:
1、蛋白質和脂類攝入過少,家長過于控制,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和脂類,皮膚的角化過程都受到影響,個子也長不高。
2、不僅僅因為孩子正在長個子,長身體,細胞膜最主要的結構成分是磷脂、蛋白質和膽固醇,孩子的大腦發育受到影響,人體必須要有這些原料,才能從一個細胞不斷分裂成幾十萬億個細胞,且每天要新陳代謝,這類結構成分要不斷的補充。
缺乏磷脂、蛋白質、膽固醇、必須脂肪酸這些大腦所需要的基本養分,還可能導致腦萎縮。
五、脂類攝入要平衡,一半來自動物,一半取自植物(包括堅果)
運動較多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油性食物,包括飽和脂肪,體力勞動者可以多吃一些肥肉,可以保證有足夠的能量
我思:
1、脂類的合適比例比量的控制更重要,攝入平衡對身體至關重要。
2、在家少吃促炎的W-6脂肪酸,這個生活中無處不在,只會多不會缺,而W-3脂肪酸這一類抗炎油脂,像亞麻籽油、紫蘇油這一類油脂一定要有意識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