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詞評】
清陳世焜(陳廷焯)《云韶集》卷十:此種筆墨,不減耆卿、叔原,而清俊疏朗過之。“新來瘦”三語,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筆致絕佳,馀韻尤勝。
蔡厚示:這首詞……處處都流露出她對丈夫的一片真情。調子雖然嫌低沉一點,但還是能使讀者體會到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幸福的向往。在當時理學家大力倡導封建禮教和漠視婦女地位的宋代,李清照敢于如此直率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不能不說是有點兒反抗性格。……李清照以“閨闈文筆自記”(余正燮語)其深層的精神意識活動,又如此密致、大膽,自遠非其他男性詞人所能及。(《李清照作品賞析集》,巴蜀書社1992年9月出版)
陳祖美:這首詞有更加豐富細膩的情愫,這種情愫往往是一個身閉閨闈的女子特有的,沒有直接生活感受的作家很難寫出這種情深意綿的作品。(《讀李清照作品心解》,載《文學評論》1982年第4期)
【意譯】
獅子形的銅香爐里,燒殘的沉香已經冷透,錦被胡亂攤在床上,如紅浪翻滾,起床了我也懶得梳頭。任由華麗的鏡匣積滿灰塵,任由太陽高高掛上簾鉤。我怕這離別的愁苦,有多少話想要對你說,話到嘴邊又咽下。近來我變得這樣消瘦,并不是因為喝了很多酒,也不是因為悲秋。
罷了,罷了,你這回離開,我即使唱千萬遍的《陽關》,也難以把你留住。從今后,我只能獨自幽居妝樓,思念著遠方的你。只有我妝樓前的流水,會憐惜我整天癡癡地想著你,從今后,在離別的痛苦中,又要增添久久佇立的新愁。
【賞析】
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名,又名“憶吹簫”等。以晁補之詞《鳳凰臺上憶吹簫?自金鄉之濟至羊山迎次膺》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九句五平韻。另有九十七字,九十六字,九十五字的變體。代表作有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等。
《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取傳說中蕭史與弄玉吹簫引鳳故事為名。相傳戰國時期,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因自幼愛玉,故名弄玉。弄玉不僅姿容絕代、聰慧超群,于音律上更是精通。她尤其擅長吹笙,技藝精湛國內無人能出其右。弄玉及笄后,穆公要為其婚配,無奈公主堅持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寧可不嫁。穆公珍愛女兒,只得依從她。一夜,弄玉一邊賞月一邊在月光下吹笙,卻于依稀仿佛間聞聽有仙樂隱隱與自己玉笙相和,一連幾夜都是如此。弄玉把此事稟明了父王,穆公于是派孟明按公主所說的方向尋找,一直尋到華山,才聽見樵夫們說:“有個青年隱士,名叫蕭史,在華山中峰明星崖隱居。這位青年人喜歡吹簫,簫聲可以傳出幾百里。”孟明來到明星崖,找到了蕭史,把他帶回秦宮吹簫引鳳,乘龍而去,白日升天,后世歷代文人墨客紛紛歌誦這段歷史,“鳳凰臺上憶吹簫”也由此而來,表達了人們對這對神仙眷侶的懷念和祝福。
此詞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創作地點在青州。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但詞人沒有直接寫離別時是如何的難舍難分,沒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也沒有“高樓目斷”“暗垂珠淚,泣送征輪”的離別場景,而是截取離別前、離別后的兩個生活片段,來寫自己對丈夫難以割舍的戀情。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香爐里的沉香燃盡,沒有心思再去點燃,起床之后,被子也不想去疊,任由它胡亂堆疊在床上,頭也懶得去梳理,“女為悅己者容”,而現在,那個愛惜自己的人要離開了。自己哪里還有心思來梳妝打扮了,“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任由梳妝匣上落滿灰塵,詞人起床之后什么也不想干,就這樣枯坐到日上三竿。比起溫庭筠的“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詞人的愁苦更深一層。
開篇五句話,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清冷、慵懶、無聊、孤寂的室內畫面。詞人很擅長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的描寫,來反映詞人內心的愁苦。寫香爐冷,被亂攤,頭不梳,妝不化,灰不擦,日高升,這些細節的描寫其實就是詞人內心正忍受著離別的煎熬的外化。詞人晚期作品也有很多類似的描寫,“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兩首詞都是通過寫花兒的凋零,來寫詞人晚年生活的孤寂,諸事無心,只是這孤寂、愁苦比起與丈夫的分別時的離愁又要深沉得多。
離別前,自己對生活中每天該做的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了。這一切都是因為“生怕離別苦”。有多少癡心的話兒想要告訴丈夫,可是千言萬語最后都化作沉默。“欲說還休”,流露了詞人的萬般不舍。想要告訴丈夫自己不想讓他離開,又怕給丈夫增加心理負擔。“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近來瘦了不少,不是因為酒喝多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也不是因為悲秋“悲哉秋之為氣也”。連用兩個否定句,不明言自己為何消瘦,但讀者自明“為伊消得人憔悴”。
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詞的下闕寫別后情景。“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承接上闕“新來瘦”三句,用口語化的表達,直接抒寫留人不住的一腔幽怨。“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武陵人遠:引用陶淵明《桃花源記》。武陵人是用劉晨、阮肇典故,借指心愛之人。韓琦《點絳唇》“武陵凝睇,人遠波空翠”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遠了,人影消失在迷蒙的霧靄之中,她一個人被留在“秦樓”,呆呆地倚樓凝望。
秦樓,一稱鳳樓、鳳臺。相傳春秋時有個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鳳臺以居,一夕吹簫引鳳,夫婦乘鳳而去。馮延巳《南鄉子》有“煙鎖秦樓無限事”,李清照化此典,既寫她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也寫趙明誠對其妝樓的凝望,豐富而又深刻。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樓前流水盡日流淌,自己每日里斜倚樓門終日凝眸,遠遠望著江水那頭,何時會出現丈夫歸來的身影? 望穿秋水,不見伊人歸來。真是萬般情愁無從道起!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我終日凝眸遠眺的地方,從今以后又要增添一段“日日思君不見君”的新愁。
李清照是一個熱烈大膽詠唱愛情的女歌手,她抒寫閨閣的幽怨、別離的愁苦、相思是深情,不但“我手寫我心”,極其真摯,而且具有強烈細膩的表現力。只有想她這樣有性靈的女詞人,才能把中國女性心靈中蘊藏著的許多優美詩情充分展示出來。整首詞似乎任隨感情流瀉,雖覺波瀾起伏,卻舒卷自如,無一毫斧鑿痕,真可謂“大巧若拙”,自然流麗。
【鏈接現代詩】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揮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誰的手突然收回
緊緊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當人們四散離去,誰
還站在船尾
衣裙漫飛,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濤
高一聲
低一聲
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
人間天上,代代相傳
但是,心
真能變成石頭嗎
為眺望遠天的杳鶴
錯過無數次春江月明
沿著江岸
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
正煽動新的背叛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最讓我感動的詩句是“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歷經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縛,女性被關在閨閣之中,從出生就注定得接受命運的安排,“無才便是德”剝奪了女子學習的權利;“三從四德”剝奪了女子思想的權利;“從一而終”剝奪了女子愛情的權利。李清照是歷史上少有的能走出閨房,用詩歌大膽抒寫愛情,歌頌愛情的奇女子。在丈夫趙明誠死后,她還曾大膽開始過第二段愛情,雖然,遇人不淑,最終以坐牢、離婚收場,但李清照以她非凡的勇氣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縛,追求自由、追求愛情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依然熠熠生輝。
女性也是人,也有人的正常情感需求,也可以大膽地追求愛情,舒婷的《神女峰》向舊有的愛情觀提出挑戰,與其做為后世傳頌的貞潔烈女,“在懸崖上展覽千年”,如石頭般佇立守望那永遠不可能到來的愛情,不如,回到現實中,追求“在愛人肩頭痛苦一晚”,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2018/2/10
PS:簡書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訓練營打卡第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