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
香冷金猊[1],被翻紅浪[2],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3]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4]!者[5]回去也,千萬遍陽關[6],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7],煙鎖秦樓[8]。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釋
[1]金猊:獅形銅香爐。
[2]紅浪:紅色錦被亂攤在床上,像波浪一樣。
[3]寶奩:華麗高貴的梳妝鏡匣。
[4]休休:罷了罷了。形容寬容,氣魄大。
[5]者:通“這”。
[6]陽關:語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后被譜為琴曲,唐時盛唱,多作送別曲。
[7]武陵人遠: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誤入桃花源,當他回頭重新尋找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到去路了。
[8]秦樓:借指自己的居處。
賞析
本詞抒寫了詞人對丈夫的依依惜別和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感情非常好,但因為各種原因,夫妻雙方要忍受離別和相思之苦。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主要寫離愁之苦,“日上簾鉤”前五句,詞人從行動、舉止、精神狀態等方面刻畫了自己的慵懶之情:香爐已經冷了,而不去換新香點燃,被子胡亂地鋪著,遲遲不肯起床,日上簾鉤時才起來,連頭也不想梳理了,任憑塵埃將化妝盒覆蓋。一個名門之后,大家小姐,怎么會這樣呢?“生怕離懷別苦”一句點出了原因所在。緊接著,一句“多少事,欲說還休”,將詞人萬種愁情,一腔哀怨的復雜心情以及悵然若失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丈夫要遠行了,有許多話想說,可話到嘴邊,沒有說出口,因而更增加了愁苦之情。因為詞人知道假如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只會給丈夫帶來煩惱,所以甘愿把痛苦埋藏心底。
接下來,詞人又說“新來瘦”,為什么呢?并非飲酒傷身,也不是悲秋,完全是因為離愁在折磨自己。這里作者沒有直接點出原因,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想,手法細膩,妙不可言。晚清著名詞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對這三句極為贊賞,認為:“婉轉曲折,煞是妙絕。”
繼而,詞人用“休休”二字來了個大跳躍,直接寫了別后的情形,省去別前如何纏綿和送行而感傷的場面。借用《陽關曲》這樣的送別曲,再一次表明,別離是難免了,罷了罷了。“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兩句把雙方別后相思的感情概括得極為精確。詞人擔心別后再也不能相見,像《桃花源記》中的捕魚人,然后借用典故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希望“流水”能證明她的癡情。最后,“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與之前的“新來瘦”呼應,再次表達了自己的愁苦和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