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創業變成一件普通的事兒

創業會變成多普通呢?

就像去麥當勞肯德基吃個漢堡那樣普通。

當一個人安排自己的職業規劃時,創業就像考公務員、校招、海投、500強、國企……這些選擇一樣,只是一個選擇,平平常常。唯一的區別就是合適自己,或不合適自己。


如果創業變成尋常事務,它所存在的商業環境背景是怎樣呢?

1,創辦一個企業的行政流程很方便,成本也很低。

其實現在注冊公司已經是很方便的事情,在上海可以找到幾百塊錢代理費搞定注冊公司所有事宜的服務提供商。相信未來會更加方便。

2,普通技術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技術對使用者的專業知識儲備的要求會越來越低,這個過程會像繪畫→攝影→PS→美圖秀秀一樣逐漸演化。都給你美圖秀秀了,還做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那實在不能怨別人。

當普通技術使用起來像美圖秀秀一樣方便,有想法的人都能很快找到把想法變成產品的路徑。當然,如果用到一些有難度的技術,還是需要借助專業人士的力量。

3,容易找到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并善于團隊協作的人才。

簡單地說,就是市場中的勞動力普遍在一定素質之上。個人觀點,在職場環境中評價一個人的素質,可以重點看三方面:①,某個垂直領域的專業知識積累,以及實際環境中的應用經驗,也就是說必須是一定程度的實干型專家;②,具備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執行力,分得清輕重緩急,能擔當本職工作;③,無縫融入團隊協作,配合總體目標協調自己的進度,主動配合小伙伴的工作安排,綜合團隊利益和個人利益一起考慮問題。

勞動力素質背后是教育體系的原因,在此不必多言。不過我認為一個成年人應該學會自我教育,能自信得對別人說“XXX之類的事情,我搞的定。”

4,產品投放市場沒有門檻,最小價值循環可以很快跑起來。

首先要找到產品相匹配的目標人群,人們在網絡中自由跳轉,逐漸會形成一些有明顯標簽的社交圈子,找到這樣的圈子,進入這樣的圈子,不再困難。

其次要有完備的交易擔保、支付工具、物流運輸等完成一筆交易的支持系統。而且這一系列的輔助工具,企業調用成本低,工具方便又可靠。

最后,契約精神是普遍共識。大家愿意簽合同,并愿意履行合同;如果違約,有對應的處理方法;如果惡意欺詐,也有對應的裁制手段。


如果有一天,我們所在的商業環境真的如上文所描述,如果創業變成一件很普通的事兒,你的選擇是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