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拿誘惑去考驗孩子
如同海洛因對于一個吸毒者的誘惑;如同尼古丁對于一個老煙槍的撩撥;陰暗潮濕的地方,誘惑以讓你猝不及防的速度野蠻生長。
如同金錢、權勢、地位,誘惑又在成年人的世界在粉飾一番后搬上舞臺,紙醉迷金,就連在暴曬在日光下,也顯得那么坦蕩蕩,不遁形。因為這種誘惑在過了十八歲的人的眼里,是正當的,甚至理所當然到哪天世界沒了這種東西才顯得荒唐。
又如同糖紙包裹下的香甜;游樂場的夢幻童話讓孩子們向往;手機電腦等科技里的另一個世界神秘而有趣;比起違心捧著枯燥乏味的教科書還要裝作讀的津津有味,他們當然更愿意在虛擬世界里搭建自己的王國,自己去支配去主宰一個世界,去隨心所欲。誠然,比起要跑上好遠好遠的距離去嘗一口甘冽,誰都樂意去大快朵頤一番擺在勉強的饕餮盛宴。
你擺一份毒品在癮君子面前,放一包好煙在老煙槍口袋,告訴迂腐的官員睜只眼閉只眼就可以青云直上,這些都是三觀正的你知道的不可以去觸碰,而他們要如何才能和自己撕裂的人格斗爭?這些是誘惑成的癮,斗爭的結果要么忍著內心凌遲的痛拒絕、要么最后一點的自規也粉碎掉。
這是放大了看的誘惑。而對孩子,吃多就會蛀牙的糖是誘惑;手機等科技載體的奇妙也是誘惑。
究其原因,你給孩子手機要么是給他一份安全的保障,要么是在和他同學交談的時候揚揚手里的驕傲不落人后,甚至還有很多很多我不曾去多加思考的原因。無可厚非。這些原因來自你的愛和關懷。我想你也一定叮囑孩子不要去玩手機里的游戲,因為視力會下降、學習會落后,等等。
可是,我想你也失望過。因為你發現孩子偷偷玩著。這是你想不通的,你不知道手機里到底有怎樣的魅力讓孩子一遍遍把你的告誡,甚至威脅當著耳旁風。因為在你眼里,手機僅僅是工具,你看待世界的渠道多樣,你有自己要忙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你的理性占了上風,你知道不該被手機耽誤。
孩子呢?他們有多少的理性和想法,他們本能得趨向自己的喜愛。一次次在害怕被父母知道的后果和心里癢的像無數螞蟻在爬著的癮的矛盾中,大部分選擇了屈服,他們抱著僥幸,在大人所不理解他們卻趨之若鶩的虛擬世界里偷樂。
真的真的不要去拿誘惑考驗孩子。大人眼中的誘惑分級和他們眼中的不一樣。一顆可吃可不吃的糖對他們來說也是天大的事。
誘惑沒辦法分出一條明顯界限的好壞。退一萬步,拿足夠分量又或者正直坦蕩的誘惑考驗孔子,我不想去揣測大圣人是否屈服,起碼,內心的矛盾拉扯也不太好過。
文/宋慧琳
于20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