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指數基金過程中倉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關乎到我們投資的心態和最終成敗。
倉位管理原則
1:絕不踏空? 如果牛市到來,你還沒有購買指數基金或者定投的指數基金金額太少,錯過了牛市漲幅,那么就意味著在這輪牛市踏空了。
每次小牛市或者大牛市都有人拼命地加倉,因為之前熊市的時候恐懼沒有購買導致踏空,在不斷追漲的過程中很多人就買到了相對高位,遇到市場反轉下跌就被套住了,07 年,15 年,18 年,19 年都有這種情況發生,只是被套的程度不同。這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根源。
那么此類現象啟示我們:永遠不要踏空。在熊市低估區域要敢于買入。類似 08 年全球底,16 年熔斷底,18 年政策底這種絕佳的買入機會我們就要勇敢買入,保證足夠的倉位,否則錯過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去年 10 月
和 12 月的時候,如果那時候敢于沖進市場的人現在都是盈利的,即使買入的是證 500 指數這樣盈利不是非常好的標的。而市場很多人相反,熊市的底部不敢加倉買入,到達牛市的時候永遠追高, 18 年年初 11 連陽一次重倉買入的人現在還被套著。不踏空的方式就是熊市底部區域保證倉位足夠,否則牛市來了你的問題仍舊沒法解決。比如你有 100 萬,18 年大底部拼命克服自己的恐懼買入 5 萬,即使未來牛市來了購買的基金翻倍你的問題仍舊沒法解決的。
倉位管理原則 2:主倉位和次倉位齊頭并進
場外定投實盤是非常簡單的近乎無腦似的定投策略,這種策略的優勢在于穩健,利用紀律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也暴露出一個問題,靈活性不足, 無法發揮自己主動管理資產的優勢。
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學會主動管理倉位,做到主倉位和次倉位齊頭并進。主倉位是長線持有的基金,次倉位是中短線持有的基金。股市有大周期也有小周期。小周期是漲幅在 50%到 100%之間的牛市,大周期是 07 年和 15 年這種史詩級的大牛市。如果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和階層躍遷,必須有足夠的本金,同時遇到超級大牛市。如果只想賺點小錢,抵御通貨膨脹并且改善生活,那么小牛市周期也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
主倉位 7 成左右用來迎接超級大牛市,次倉位 3 成左右用來短期吃到小牛市的漲幅,這樣既不會踏空,也不至于完全錯過小的牛市周期。
倉位管理原則 3:總是和市場反過來
約翰鄧普頓是逆向投資的引領者,他總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買入,在市場高漲的時候賣出。巴菲特也告誡投資者:當別人恐懼的時候要貪婪,當別人貪婪的時候要恐懼。這些平常的話語里面都顯示了逆向思維。
關于市場強弱程度的觀測指標有很多:比如上證綜合指數市盈率,深證綜合指數市盈率,萬得全 A 指數市盈率,新增開戶數,巴菲特指標,全市場A 股指數股息率。
很容易量化觀測,當上證、深證、萬得全 A 指數市盈率處于歷史低位,新增開戶數驟減,巴菲特指標處于歷史低位,全市場 A 股指數股息率處于歷史高位,那么就意味著股市處于歷史低位,這時候需要重倉。反之,就是輕倉。
本人比較看重萬得全 A 指數市盈率百分位,因為這個數據齊全,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定區間來測算,當萬得全 A 指數市盈率百分位低于 10%的時候,就是歷史上僅有的幾次絕佳投資機會。當前還只是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正常定投即可,如果倉位已經到達了 8 成以上且增量資金不足可以鎖倉了。
在實際定投過程中,謹記我們的投資哲學和倉位管理原則,按照這些核心理念來制定定投策略就不會出現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