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讀的第一本書是《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作者是雪球人氣用戶 銀行螺絲釘,他專注于投資低估值的指數基金,從2014年以來投資基金的累計收益達到104% 。
讀完本書后,我從作者介紹的低估值指數基金中,挑選了3只,并于1月3日開始第一期定投。沒想到最近股市大漲,還不到1個月,這3只指數基金已經分別漲了7.28%、9.69%、10.74%,而且已經從低估值變成了正常估值。
投資的基金漲了,似乎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過我卻有點哭笑不得,本打算擼起袖子長期定投的,所以定投的錢不多,基數太少漲太多也微乎其微嘛。況且,因為之前挑的指數基金都進入正常估值不再適合定投,我也得重新尋找其他適合定投的指數基金了。
回到《指數基金投資指南》這本書,我覺得作者寫得不錯,實用又易懂,讓我對指數基金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學習了如何評估指數基金是否處于低估值的方法,不再憑感覺投資了。
這里我將分享我的讀書筆記,如果你對理財投資感興趣,也推薦你讀讀這本書。
一、什么是指數基金
說到指數基金,自然離不開指數。指數,其實是一個選股規則。按照指數的某個選股規則,挑選出一籃子的股票,來反應這一籃子股票的平均價格走勢。
比如滬深300指數,是從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的300只A股作為跟蹤樣本而形成的指數。通過滬深300指數,就能知道國內股市規模最大的300只股票,整體是漲了還是跌了。
那什么是指數基金呢?如果有基金公司,開發一個基金產品,并完全按照指數的選股規則去買入完全一樣的一籃子股票,那這就是指數基金了。
股神巴菲特唯一在公開場合多次推薦過的基金品種,就是指數基金。為什么巴菲特會如此推薦呢?
因為指數基金有3個好處:
1、長生不老
沒有一家公司可以長生不老,但是指數基金可以通過吸收新公司、替換老公司的方法,來實現長生不老。(理論上,指數的壽命與國家的壽命等同)
美國最致命的指數是道瓊斯指數,最初道瓊斯指數的20個成分股,一家家先后衰落,到今天存活的只有一家通用電氣。但在100多年間,道瓊斯指數卻從100點指數,慢慢漲到了今天的2萬點左右。
2、指數基金能長期上漲
指數基金為何能長期上漲呢?一個比較通用的解釋是,指數背后的公司,每年賺的錢都會不斷再投入生產,這樣來年可以帶來更多的盈利。不斷地利滾利,就會推動指數不斷上漲。
所以只要國家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指數背后的公司就能創造越來越多的盈利。或許某些年份遭遇困境,盈利會下滑,但長期看盈利會不斷上漲。這也是指數長期上漲的根本動力。
3、指數基金成本低
相比主流的股票基金,指數基金的管理費和托管費都要便宜一些。
4、規避投資中的常見風險
投資中有很多風險,比如個股的黑天鵝風險(突發的無法預料的風險)、本金永久損失的風險、制度風險(利益輸送、內幕交易等)。因為指數基金是一籃子股票,且可以吸收新公司、替代舊公司,所以可以平衡、降低、甚至規避投資中可能有的風險。
二、常見的指數基金有哪些
指數基金最常見的一種分類,就是寬基指數和行業指數。前者所挑選的股票不限制行業;后者所挑選的是特定行業的股票。
對于寬基指數基金,書中有詳細的介紹。我抽取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基金代碼、選股規則等,整理成如下表格,方便對比瀏覽。
對于行業指數基金,它的投資風險、難度更高一點,不僅要考慮投資價值,還要考慮不同行業自身的特點和所處的發展階段。剛開始接觸指數基金投資的時候,建議從寬基指數基金開始入門,積累了足夠多經驗后再投資行業指數基金。
關于行業的劃分,我國最主要的10個一級行業分別是:
1、材料:金屬、采礦、化學制品等
2、可選消費:汽車、零售、媒體、房地產等
3、必需消費:食品、煙草、家居等
4、能源:能源設備與服務、石油天然氣等
5、金融:銀行、保險、券商等
6、醫藥:醫療保健、制藥、生物科技等
7、工業:航空航天、運輸、建筑產品等
8、信息:硬件、軟件、信息技術等
9、電信:固定線路、無線通信、電信業務等
10、公共事業:電力、天然氣、水等
對于這些行業,書中從3個維度重新進行了劃分。
1、天生賺錢更容易的行業
1)必須消費行業
比如飲料、酒、農副食品等;比如巴菲特投資的喜詩糖果、可口可樂、生產番茄醬的亨氏食品、生產剃須刀的吉列等
國內主要的4只指數是:
上證消費指數
上證消費80指數
中證消費指數
全指消費指數
2)醫療保健行業
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生老病死,醫藥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國內主要的7只指數是:
中證醫藥指數(中證800指數中挑選)
中證醫藥100指數
上證醫藥指數
全指醫藥指數
細分醫藥指數
300醫藥指數(滬深300指數里挑選的)
500醫藥指數(中證500指數里挑選的)
3)可選消費行業
沒有錢的時候會推遲可選消費的支出,比如高檔手機、汽車、大家電等。它的需求比“必須消費行業”要弱,有一定周期性,受益于人口紅利,特別是人均消費金額的提升。
比如:
廣發中證全指可選消費ETF(代碼:159936)
廣發中證全指可選消費ETF聯接A(代碼:001133)
4)養老行業
它屬于概念性行業,包括了醫療保健、信息技術、日常消費、可選消費、保險公司等多個行業
目前影響力最大的養老行業的指數是:
中證養老產業指數(包括80只成分股)
國壽安保中證養老產業指數分級(代碼:168001)
廣發養老指數C(代碼:002982)
廣發養老指數A(代碼:000968)
2、具有明顯強周期性的行業
1)銀行業
最重要的一個金融子行業,被稱為百業之母。銀行指數,大多數是場外基金。
2)證券業
不適合買入后長期持有,建議在低點買入,超出正常估值后賣出。比如,中證全指證券行業指數(代碼:399975)
3)地產行業
主要是指建造房地產的企業,跟我們平時買賣的房子不是一回事。
目前國內的地產行業指數,一共有3只:
中證800地產指數
國證地產指數
地產等權指數
3、特色行業
比如軍工行業、環保行業(中證環保指數,代碼000827)、白酒行業(中證白酒指數,代碼399997)
三、如何挑選適合投資的指數基金
作者投資指數基金的核心是,用價值投資的理念挑選出值得投資的指數基金,再用定投的方式去投資它。
價值投資的理念,很多人并不陌生,它也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被無數投資者推薦,書中的內容比較深奧難懂,我最近只讀了個大概,還需要再反反復復多讀幾遍。
價值投資,需要我們判斷出股票/基金的大致價值是多少,然后在價格大幅低于價值(也就是低估值)的時候買入。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判斷股票/基金是否被低估呢?
最常見的股票估值指標有4種:市盈率、盈利收益率、市凈率、股息率。這些指標對指數基金同樣有用,因為它包含了一籃子股票,可以把背后股票的盈利、凈資產、股息等數據求出一個平均值,從而計算出指數基金的估值指標。
不同的指數基金,適合用不同的指標來判斷估值。
1、盈利收益率法(格雷厄姆使用)
格雷厄姆認為,滿足2個條件時盈利收益率才算高,一是盈利收益率要大于10%,二是盈利收益率要大幅高于同期無風險利率。
作者認為,截止2017年5月31日,無風險利率可參考1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3.5%。大幅高于同期無風險利率,按照2倍計算就是7%。綜合兩個條件,盈利收益率大于10%才算高,低于10%時這個指數基金就沒什么吸引力了。
考慮到國內債券基金的長期平均收益率是6.4%,如果指數基金的盈利收益率不足6.4%,那我們就沒必要用更高的風險換取較低的收益率了,還不如將指數基金賣出,換成債券基金。
所以采用盈利收益率來定投指數基金的策略是:
當盈利收益率大于10%時,分批定投;
當盈利收益率小于10%,但大于6.4%時,繼續持有已經買入的基金;
當盈利收益率小于6.4%時,分批賣出基金以分散風險。
從2004-2015年,如果按照這個策略定投:
上證50指數基金的月均收益率是2.16%,年復合收益率是29.27% ;紅利指數基金的月均收益率是2.2%,年復合收益率是29.9%
使用這個低估值的定投投資策略,比普通定投的年復合收益率,能提高2倍以上。
哪些指數基金,適合用盈利收益率估值呢?
盈利收益率法,只適合流通性比較好、盈利比較穩定的品種。比如?上證紅利、中證紅利、上證50、基本面50、上證50AH優選、央視50、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等。
對盈利增長速度較快、盈利波動比較大的指數基金,則不適合。
2、博格公式法(市盈率)
決定股市長期回報的最關鍵的3個因素:
1、初始投資時刻的 股息率
2、投資期內的 市盈率變化
3、投資期內的 盈利增長率
博格公式:
指數基金未來的年復合收益率=投資初期股息率+指數基金每年的市盈率變化率+指數基金每年的盈利變化率
如何使用博格公式呢?
大概率保證我們在指數基金上獲得不錯的收益,需要做到3點:
在股息率高時,買入
在市盈率處于歷史較低位置時,買入
買入之后,耐心等待“均值回歸”,即等待市盈率從低到高
書中介紹了博格公式法(市盈率)適合的指數基金,不過對每種基金的何時處于低估何時處于高估,并沒有介紹。
我在網絡上搜索到了一篇來自公眾號雪球定投的文章,對指數的估值區間有詳細介紹,所以整理成了如下表格,供參考。
注:這些品種通過回測歷史估值,處于歷史估值的最低20—30%區域為低估。
3、博格公式的變種(市凈率)
如果指數基金背后的公司盈利下滑,或者盈利呈周期性的變化,就會導致市盈率的分母——盈利,失去參考價值。比如強周期性行業的證券行業,在熊市的時候盈利都會在短期內大幅下滑(但行業沒有長期虧損記錄),這樣市盈率、盈利收益率、股息率等于盈利關系很大的指標都無法參考了。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博格公式的變種,也就是使用市凈率來對指數基金進行分析。市凈率=指數背后公司的平均股價/平均凈資產。
周期性強的品種,并不適合長期持有,必須采用低估買入,高估賣出的策略,否則可能陷入虧損。波動大的品種不適合重倉,單個品種的投資金額建議控制在總資產的10%以下。
博格公式法(市凈率),適合的指數有:證券行業指數、金融行業指數、非銀金融行業指數、地產行業指數、軍工指數。
同樣根據雪球定投的文章,整理了常見的2個行業指數的低估區間介紹。
如果你不會判斷哪些指數基金處于低估值,也可以關注作者的公眾號“定投十年賺十倍”,他會每日推送指數基金的估值情況,定期跟蹤即可。
四、為什么要定投
定投,就是定期投資的意思。每個月我們挑一個固定的日期,比如工資發下來的次日,拿出部分金額去投資一只基金。最典型的定投就是養老保險和社保。
定投有3大好處:
1、不需要很多錢也可以定投。大部分指數基金只要百元左右就可以開始定投。
2、定投對投資時機的要求不高。每個月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里去投資就可以。
3、定投可以分攤成本,化腐朽為神器
適合定投的投資者有4類:
1、上班族
每個月收獲一定的工資收入,將一定比例進行定投
2、大忙人
定投不需要盯盤,每個月只需要在固定的某一天,抽出幾分鐘判斷一下是否值得投資即可。雖然場外基金可以設置自動定投,但最好每月定投時判斷當前情況是否適合繼續投資(比如盈利收益率、博格公式法)。所以最好是手動定投。
3、追求穩健的投資者
股票基金波動性比較強,如果一次性買入,很可能遭遇大幅暴跌。定投可以分批買入,降低、分攤風險。
4、適合為未來特定的目的做規劃的投資者
將平時不用的閑錢整合起來,持續獲得高收益。作為未來買房的首付款、作為將來孩子上學的教育款 等等。
五、如何制訂定投策略
1、定投的時間
選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每個月的第1日 或者發薪日,時間一旦確定就不要變。
定投是一個長期過程,平均來說要長達3年以上。每月固定時間定投,某月可能在較高的位置買,某月可能在較低的位置買。雖然短期的漲跌無法判斷,但只要每月按時定投,時間會平滑我們的買入價格。
有人可能會糾結,是按月定投好,還是按周投的收益好?其實收益都差不多。但從投資心理上講,按月定投,如果中途有價格波動,心理上會安奈不住繼續投入或取出,那樣的話可以考慮按周定投。
2、定投的金額
定投的錢取決于幾個因素:一是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和開支;二是這些錢至少3年不會用到的錢,因為指數基金投資一輪平均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如果中途因為要花錢退出可能影響收益;三是與個人的投資風格有關,比如穩健型的人與積極投資型不同,它們在股票、基金、貨幣基金等不同投資產品上的資產配比都會有差異。
以上是讀完《指數基金投資指南》這本書做的筆記,相信對你也會有幫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