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是眾所周知的。
在我們的教育里,從來都是叫我們努力去爭,拼命去贏。從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活在被灌輸一直要努力成功的“成功學”里,隨著年齡的增長,烙印在骨子里,渾然不自知。
這種“成功學”教育,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卻鮮少鮮少被教育,該怎么正確面對失敗。
當然不是沮喪灰心,也不是“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慰藉或“激勵”,而是失敗時的體面和尊嚴。
贏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榮耀,卻不知道怎么去輸得體面,這是教育的缺失,也是我們很多人“失敗恐懼/尷尬癥”的來源。
人生不是一次注定成功的旅程。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了全世界,也贏不了這個結果。
所以,失敗于我們,都是一堂必修課。
~2~
我不會給大家舉那些因為失敗而成就人生的名人事跡,蕓蕓眾生的一員,平凡又渺小,數不盡的都是些平淡日子。
但,挫折和失敗是除了時間外,最不會挑人的。就算低入塵埃,都會跟它們迎面撞上。
幸運的是,挫折和失敗,其實是另一種機會,變革的機會,任何失敗都有可能是老天對你的一種提醒,讓你靜下來思考,想想你來時和要走的路。
要知道,人在勝利的時候是不必做決定的,但在失敗的時候,必須要做。
做出決定,往往意味著一種變革,而每一次的變革,就是一個再生的機會。
所以,每當失敗與挫折來臨,你應該懷著好奇心去看待它,試圖弄明白它的目的:難道這是一次提醒?難道我應該做出一個更有利的決定?
然后,讓自己的人生,走向更好的開始。
~3~
很多人的失敗感,不是來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別人的眼光與當下世俗的標準。然后方寸大亂,就真的覺得自己失敗了。
如果你不為別人的眼光和標準活著,失敗的感受就會消失大半。
去建立并信封自己的標準吧,那樣,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END~
有時候,也許老天爺很著急,本想給你一個更美好、更有趣的人生,可是你在消沉抱怨中,讓機會一一錯過。等你終于想到那是命運的垂青之手在敲門時,再開門已經晚了,于是那些天天都在懷才不遇的人,最后可能就一輩子懷才不遇。
所以,再遇失敗,不妨換個想法:說不定,這就是老天爺,在打算給你什么新的機會呢?
愿你我,
都能贏得漂亮,輸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