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運
人的命運是否天生注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活,如何過好每一天。相信福禍相依,得失并存。不向往傳統意義上做大官、賺大錢等所謂的飛黃騰達,那是給別人看的,自己過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十八大前后政府部門很多官員的情狀可見一斑。風光時,不忘形;落魄時,不自棄。心存希望,努力過好每一天。生活是自己的,抱怨沒有一點用處,能改變現狀的只有行動。
相信因果,付出總會有回報,不同的只是有的回報顯而易見,有的回報很難察覺。一個人的現在由他過去的所做所為決定,而將來則是由現在決定。要想擁有美好的將來,那就必須充分利用好現在。
生活不是拍電影,不要期待主角光環,每個人都有被不幸擊中的可能,且活得越長,這個可能性越大。被不幸擊中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認為自己是不幸的人,可怕的是你從此自暴自棄、失去希望。
不要指望老天爺會眷顧你,不要指望會遇到貴人幫助你,這些都是不確定的,而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你自己。要學會控制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朝著目標方向不斷前進,努力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二、金錢
錢很重要,錢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之一,錢可以買來物質、買來服務、買來時間等等這個世界上90%以上的東西,必須要讓自己擁有合法賺錢的能力。
但錢不應是所有,賺錢不應是目的,它應該是工具,應該是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用錢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用錢去換取時間、用錢去購買自己想要的生活、用錢去獲得自由、用錢去創造更大的價值......賺錢最好的途徑不是去找錢、去追錢,而是去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的磁力越來越強,強大到能讓錢自動吸附過來。
錢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比錢更重要的還有時間、感情、親人、健康以及其他你覺得更重要的東西,但以上這些在缺失金錢的前提下,亦會打折扣。
沒有金錢,便會為了賺錢疲于奔波,很難有時間陪伴親人,生活的質量可能也不會太好……除非讓自己做一個清心寡欲之人,至少我做不到。因此人生最關鍵的還是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該來的都會來,你的愿望會有更大的概率實現,你關心的、你在乎的都將會越來越好。
三、待人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有太多的不同,性格不同、想法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處事方式不同等等,正是因為這樣的差異性,世界才會顯得如此豐富多彩。
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因為想要改變對方,想要將自己的標準、觀點、理念強加給別人。可是改變自己都困難,更何況要去改變別人。
在工作中,我們根據上級的指令要求做出調整改變,尚且能夠做到,那是因為這是工作契約,按照公司的要求辦事、達成公司的目的來獲取相應的酬勞,做不到或做不好可以走人。但是生活中,我們與親人之外的人之間是不存在契約的,我們沒有權力和義務要求別人做出改變,脾氣相投那就成為朋友,合不來完全可以選擇減少不必要的交往或直接不交往。只要別人不做傷天害理的事,不做危害他人的事,在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他有決定自己生活態度和方式的權力。
而面對親人,我們之間有牽絲萬縷的聯系,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這樣的感情是鮮活的,難以割斷的,不到萬不得已,我們無法選擇離開。正是因為如此,更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因為靠得近,所以更加了解,包括優點與缺點。但人們常常習慣于忽視那些優點,覺得理所應當,卻又不自覺地放大那些缺點。于是常常出現,一方對另一方各種不滿,各種看不順眼,各種要求對方改變,然后各種矛盾接踵而來。但更多的情況是,能改變的早就改了,而你一味針鋒相對的那幾個方面ta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變。
換一種思路吧,如果你覺得ta無藥可救,那就徹底放手。如果你覺得還沒到那地步,ta的身上還是有某些地方是不錯的,還是有讓你不舍的地方,那就換一種心態面對。
少點索取,多些祝福和耐心;少想“ta能為我做些什么”,多想“我能為ta做些什么”;不求對方的給予與付出,只要ta過得平安、健康、開心、快樂。如果能這么想,這個世上那些抱怨出生不好、父母無能、親朋不幫襯、世界不公、別人都是白眼狼等等念頭便會少很多。誰也不欠你,包括父母;誰也不完美,包括你自己。
夫妻之間也是親人,不過不是因為天生的血緣,而是因為后天的相互愛慕與欣賞。從陌生人到普通朋友,從普通朋友再到戀人、親人。如果說他們之間有契約,那么這個契約就是愛,因為愛而約定終身。
可是愛是很玄妙的東西,它不似血緣是確定的、一輩子改變不了的。不愛了,愛就沒有了。因此這樣的契約它很脆弱,脆弱到常常不堪生活柴米油鹽的負累與平淡。可是,另一方面以愛形成的契約又可以比世上任何一種契約還要堅韌和牢靠。
因為,即便牢靠如血緣也是被動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改變不了,只能接受。而愛卻是主動的,是發自內心的渴望和吸引,由平淡到濃烈,再由濃烈回歸平淡,淡到血液骨髓里,讓你根本察覺不出來,只因它已成為了你靈魂的一部分。
愛可以變成不愛,形同陌路;愛也可以越來越深,情深似海。究竟會朝著什么方向變化,就看你怎么對待和經營。
第一,不將就。你和ta相處很長時間了,心里應該明了,ta值不值得你愛。若值得,那就好好珍惜;若不值得,請趁早離開,是給自己機會,也是給對方機會。即便ta值得你愛,也要問自己,是不是真愛ta,若不是,也請不要騙自己。愛不是遷就,愛應是心甘情愿、發自肺腑。不值得的愛或是假裝的愛,終究會變成不愛。
第二,不強求。你愛ta是你自己的事,與她愛不愛你無關或者說應該沒太大關系。應把對ta的愛放在對方過得好不好、快不快樂上,而不是放在ta愛不愛你、為你付出多少上。如果把關注點放在前者,你會因ta的快樂而感到幸福,因ta的悲傷而感到難過;如果把關注點放在后者,你會被所謂的公平、得失、嫉恨蒙蔽雙眼,患得患失、疑神疑鬼,挑ta各種各樣的毛病,讓你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第三,不控制。愛應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愛應是自由,而不是壓迫;愛應是平等,而不是居高臨下。你愛的是一個獨立自由的靈魂,而不是任由你擺布的木偶;你愛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沒有思想的機器。ta如果真的想要改變是會改變的,ta如果不愿意,你再怎么強迫也沒有用。所以,請不要以愛的名義來實施壓迫和控制,這是自私的行為。
第四,忘了以上。以上我都明白,但我不能完全做到,原因有二,一是最原始的人性,二是沒有以上理念真正融入骨髓。我也有失去理智的時候,也有被嫉恨得失蒙蔽雙眼的時候,但不管怎樣必須要讓自己有這個意識,并讓這個意識成為潛意識,自然融入到自身的言行中,不需思考,不留痕跡。如此,便能自然地、開懷地、不刻意地,以自己的方式更加包容地愛對方。
四、狀態
我發現人的狀態是有周期的,那些不好的、令自己討厭的狀態總會周而復始地到來,就像女人的大姨媽,讓你逃也逃不掉。
無法集中注意力,什么也不想做,或是只想做一些不動腦子的事情來殺死自己的時間。身體不聽大腦的指揮,任由原始的天性和情緒控制著自己,糾結并麻木地看著時間沒有價值地流過,心痛和自責怎么也阻擋不了這強大的慣性。
怎么辦?不要待在屋子里、不要玩手機,否者這幾天將在虛無中度過。出去,一定要出去,哪怕看看路邊的樹葉和穿梭的行人,至少屋外的涼風會讓你稍微清醒。去運動,讓自己流一身的汗,讓亂七八糟的一切隨著汗液流出身體。不要任由虛無淹沒自己,否者你將無法喘息,渾渾噩噩的狀態可能持續好幾個星期。
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但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出現的次數已經數不清。我只能給這樣的狀態設置一個彈窗,一旦出現,讓自己條件反射地驚醒。去看看天空,感受涼風,給愛人打個電話,跑起來讓自己不要停下......
如果我沒有從虛無中走出來,混沌了幾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我也會選擇原諒自己。“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我還要好好生活,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我會不停地給自己機會,不停地磨練自己的心性。生活總要繼續,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希望,只要愿意一點點改變自己,只要在進步,一切便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