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越發迷茫,似乎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二十幾歲的年齡就能有很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擅長什么,想過怎樣的生活,知道如何一步步達成這樣的生活,這其實是一件特別特別難得且幸福的事情。因為你可以少浪費很多不必要的精力在小打小鬧的成長上,你可以意志堅定的拒絕其他岔路,一路披荊斬棘走上人生巔峰。
但可惜的是,能在30歲前擁有這樣目標的人很少很少。
臨近30歲,很多人仍然在探索著自己想擁有怎樣的生活,也在不斷懷疑自己能否達到想要的生活。
社會媒體告訴我們,要及早確定目標并去努力的實現它,但無數的人其實卡在第一步——尋找,也就沒有接下來的一步一步了。
小的時候,我們都過著家長安排的生活,一路平淡無奇的升學,選擇就業好的專業,畢業找專業匹配的工作,但從來沒有人會來問你:你喜歡這所學校嗎?你喜歡這個工作嗎?你喜歡這工作背后的生活方式嗎?在工作占據大量時間精力的現在,我們是否還能僅僅為了穩定而重復幾十年的不喜歡的工作呢?更何況并沒有真正的穩定?
于是離開學校的我們,陷于經濟能力和個人能力、個人愛好這三者的夾縫中,茍延殘喘,像是即將溺于水中的人,不斷撲騰著,努力不下沉,偶爾會灌進一口海水。
近來我在猶豫要不要變換跑道,覺得要約個朋友出來給個意見。偶然得知她剛剛進行了跑道的轉換。你可知道,她今年已經30歲了,在很多人看來就該找個安穩的不那么忙的工作,捉緊時間結婚生孩子,不應把太多精力放在事業上。更何況她的事業并不成功,畢業后這幾年收入進步也不大。很多人喜歡給30歲仍然沒有突破的女生安上事業失敗者的標牌,覺得應該轉而投向找個能掙錢的人嫁了,輕松過日子的目標。
但是,其實很多時候,迷茫的人探索一段時間,一不小心就要步入這個要被判定的年紀了。畢業后到30歲的短短幾年,由于經濟壓力或者說對自身經濟能力的期望,很多人的探索都是緩慢而猶豫的,如果30歲她能夠看清自己的前路與追求,我們為什么還要去勸阻呢?即使說30歲仍在探索,我們就該勸阻他嗎?認真想想,哲學家們還不是一輩子都在探索著人生最簡單的問題么?
說實話,我很佩服她的決心。就問你一句,如果你也還在迷茫,在30歲的時候仍然要探索,要學習大量的新知識,要切換跑道很多事情重新開始,你敢嗎?
很多人喜歡在做一件事情時計算成本與報酬,站在新的路口前要去仔細分析沉沒成本和新道路多長時間能帶來多大的收益,計算清楚了才會去決定要不要做。
但是,如果你現在收入仍處于低水平,而你對現在的工作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情,那么說到底,其實你現在可以說是什么都沒有的,也并沒有沉沒成本可言,因為你繼續沒有發展的道路只能投入越來越多,而受益越來越低,一直虧本。
人本能的拒絕改變,希望一切穩定,例如大家總想要擁有自己的一套房一樣,覺得是一顆定心劑。但其實很多人也意識到,其實所謂的穩定中也是充滿著變化的,某天你最親的人可能會離開你,你覺得最有前景的行業可能突然陷入經營困難。
我們每天都要被動或主動的去接受很多的新信息和改變。很多人心甘情愿的承受著被動的改變,卻決不能從自己主動去改變,就跟情侶不愿意主動提分手,而非要相互冷淡折磨到受不了才會有一個人無奈的提分手一樣。很多人所謂的主動改變通常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已經無法挽回了,已經折磨得身心俱疲了。其實,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被動改變而已。
不管你定義的成功是什么,主動都是一切成功的關鍵。
主動接受新的知識和能力,而不是等到因缺乏而影響到正常生活后才草草的去接觸,主動會讓你的感覺好很多很多,你會越來越自信,也積攢越來越多的勇氣和資本。
主動才是對生活真正的回擊。我一向認為,最帥氣的人永遠是思想獨立而行為主動的人。
今天你主動學習新知識了嗎?
覺得文章有用請贊賞!
歡迎關注我,將給你帶來更多精彩內容!